走进长泰县枋洋镇青阳村卢氏的家庙卢经“忠谏府”,我们一眼就可看到墙壁上装裱的两岸宗亲省亲谒祖等图片材料,记叙了海峡两岸卢氏的频繁交往和紧密联系。
源远流长的长泰卢氏
“大唐别祖由光固开闽漳竭忠辅国肇天宝,皇宋分支从永定建霭坪豸绣传家衍青阳”,概述了青阳卢氏家族的历史渊源。
青阳卢氏,系“开漳将领”卢如金后裔。卢姓入闽,始于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入闽南平“蛮獠啸乱”,卢如金任校尉,其子卢伯道任分营将随军入闽,平乱后落籍漳州。据《霭坪卢氏族谱》记载,卢如金为墨场(今芗城天宝墨溪)卢姓始祖,其22世孙卢景象、卢景忠迁居龙岩永福里霭坪山(今属漳平市)。卢景忠传5世至卢清、卢亨,卢亨传卢秉华、卢秉崇等四子。明宣德元年(1426年),卢秉崇避乱由霭坪山迁居青阳传衍。
青阳卢氏后裔人丁兴旺,传衍长泰的枋洋、县城、岩溪、陈巷等地,龙海的角美、大坂、半山等12个村庄,以及安溪大坪、南靖、同安杜桥等处。其后裔也陆陆续续有宗亲迁居台湾的台南、金门等地。
自古以来,青阳卢氏人才辈出。4世卢基率部抗倭阵亡;5世卢汝凤受赐封;明天启五年(1625年)卢经中进士,擢监察御史,巡按河南;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卢若腾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此外,还有举人、总兵卢若骧,游击将军卢若骥,总兵都督佥事卢恩,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贡生卢克彝等。民国时期,卢希达一家被誉为长泰第一家。
长泰卢氏除青阳卢氏外,还有古老堀卢氏、陶塘洋卢氏、溪山尾卢氏、西溪卢氏,且后裔大都分衍台湾。其中,林墩工业区美宫村的西溪卢氏现在人数虽不多,却有“上卢”“下卢”之分。
两岸长泰卢氏一家亲
据《族谱》记载,自明中叶以来,卢氏祖先就有先人迁居台湾,散居台湾各地。如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青阳三世祖卢志盛渡海入台,垦荒创业,后裔迁台南,经300多年来的传衍已成望族。卢志盛迁台是目前漳州迁台姓氏中,已知最早且见诸古谱文字记载的三种说法之一。
继卢志盛定居台湾之后,青阳卢氏后代还有几次成群赴台定居,其中卢经之孙卢若腾父子迁往金门为最。目前,金门县政府已将卢若腾故居和墓园列为三级古迹。
青阳卢姓后代赴台的例子举不胜举,清康熙年间,卢仕通迁居台南,青阳9世孙卢锡堂和10世孙卢挺等,也先后分别迁至澎湖、台南定居传衍。直至解放前夕,尚有14世孙卢宗国到金门营医,今居于台北市……
长泰卢姓迁台的不仅是青阳的卢姓,还有陈巷镇陶塘洋卢姓的后裔卢却迁居台南,枋洋镇美宫村西溪卢姓“下卢”14世卢昌盛,于清乾隆年间从西溪崛垅迁居台北双溪乡,已传到第22世。目前,在双溪乡竹寮坑已有卢氏族亲80多户,后裔达300多人。
卢姓在台湾岛内各地都有,人数众多,为台南四大姓氏之一,俗称“南河卢”。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台湾省的姓氏有1000多个,卢姓则排在39位。
卢氏宗亲往来密切
据《族谱》记载:青阳卢氏三世祖卢志盛操行高洁,为人厚道,因得风水先生指点,本支须离祖家才得昌盛,300年后再回乡祭祖。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卢氏后裔遵从祖上训示,派人回青阳寻祖。
水有源,树有根,落叶总要归根。每逢农历正月十六,村民还有来自外乡的众多卢姓人齐聚青阳拜谒先祖卢经,又是杀猪宰羊,又是演戏放鞭炮,甚是热闹。清明节,台湾台北、桃园、彰化、苗栗、金门等地的卢氏后人和众多乡亲,都会回到青阳祭拜祖先。
两岸卢氏同祖同根,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海内外卢氏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活动,如“海峡两岸(福建)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等,2004年青阳卢氏后裔卢绍武等人还参加福建卢氏访问团赴韩,并受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接见。据悉,2001年,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摄制组,曾到青阳村拍摄《卢经忠谏府》,并在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对两岸民间文化和宗亲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小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