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的传奇人生
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的传奇人生

 

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的传奇人生

2009-12-24 来源: 人民网(北京)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有无数的人们为了祖国的巩固发展、繁荣富强,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特别在一些重大工程的建设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身影。在共和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的日子里,更让人们忆起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建设者们。在这里,笔者从中撷取一个曾经转战在八闽大地的老青年突击队员,从他激情澎湃、锐气十足的的人生经历中,可以领略到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别样的风采。

  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的传奇人生

  卢金炎,南安市美林街道李东村人,今年81岁。他有过悲苦的童年,刚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没有上过一天学堂,先后给10家富户人家做过童工、放过牛。1948年3月26日,他被当地的保长抓去当壮丁,4个月后历经辗转周折幸运地逃了回来。新中国成立后,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深情,他积极参加农会,担任村民兵队长,并投身土改和生产劳动之中,于1954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政治坚定、群众拥戴的农村基层干部。

  驰骋工地的“飞毛腿”

  1955年4月,当时沿海一带对敌斗争形势十分紧张,建设晋江军用机场(现泉州晋江机场前身)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因为工程量大、施工人马不足,卢金炎临阵受命为车工18大队7中队青年突击队队长,与其他中队领导一道,带领350名民工奔赴施工现场,主要担负运载土石方的任务。到达工地的第二天,就有一架敌机被我高射炮兵击落坠入海底,飞行员被当场抓获。目睹此景,卢金炎心里闪动着一个念头,心想建设军用机场这一国防工程意义重大,一定要拿出十足的干劲。当时他们使用的运输工具是一种两轮手推车,车上四边围着四块木板,每次卢金炎都把土石装得满满的。当时需到机场附近的沙塘山上取土,一趟来回要走7公里的路程。在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中,卢金炎创下了一天拉土石23趟,累计行程161公里的记录,被誉为“飞毛腿”的称号,并被机场建设总指挥部授予“一等功”的殊荣。

  恰巧的是,在事过50多年之后的2006年初,《泉州晚报》社等6个单位联合发起了“寻访老青年突击队”活动。看到这则消息后,卢金炎心潮澎湃,勾起了他对这段难忘往事美好的回忆。也就在这时,主办方通过多方的了解打听,与卢金炎取得了联系,从而使这段尘封的历史又浮现在世人的面前。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向卢金炎赠送了“传承突击精神,奉献活力泉州”牌匾以作纪念。在2006年“五一”节这一天,卢金炎荣幸地为新成立的南安市青年突击队授旗,此时的卢金炎老泪盈眶,他欣喜地看到老一代突击队员的精神,正在新一代的身上传承和发扬光大着。

  攻坚克难的“开山虎”

  卢金炎是个善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人。1955年8月他从晋江机场建设工地归来后回到家乡,被任命为李西乡乡长,当年的11月调任鹰厦铁路漳平段青年筑路队5中队2分队副分队长。当时修这条铁路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卢金炎所负责的路段恰好是地势极为险要的东坑口地段,需从一处约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炸开山石,然后用这些土石填平沟壑作为路基。所有的施工均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他们得在悬崖峭壁上握钢钎、舞大锤打炮眼。起初,他们一天只能打几十公分深的炮眼,双手时常被钢钎震得虎口开裂,或被大锤打得手面肿如馒头,疼得吃饭连筷子都握不住。大家不言苦,不脱逃,即使患病或受伤,很多人也是带病坚持劳作。要说最危险、最惊心动魄的,那就是每天爆破时的点火放炮了,爆破手点燃导火索后,还得抓着绳索从悬崖攀爬到近70米高的山顶,有一次因一名爆破手撤退不及,光荣地牺牲在乱石沟壑之中。可埋葬了工友后,大家擦干眼泪,照旧日夜忘我施工,至1956年7月终于完成了施工任务。因卢金炎表现突出,荣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

  在此后的一年间,他又转战南安市石壁水库施工现场,担任基工大队基工中队指导员,负责出水塔与水库堤坝的建筑任务,期间时任国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亲临现场视察,对建设者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评价。1957年8月,由上级有关部门指派,卢金炎率南安和同安马巷两地民工组成的独立分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503部队负责鹰厦铁路的厦门至沙县路段维修任务。1958年8月,因该独立分队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善于打硬仗,转为配合8503部队2支队4连开挖漳平至龙岩铁路支线的庆美隧道。该隧道长300米,地质结构十分复杂,而且当时的挖掘设备落后,施工难度很大。有一次,正在施工的隧道发生严重坍塌,塌方截面宽4米长达40米,当时民工们恰好去观看铁道部文工团的慰问演出,迟一些进洞施工,才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同安籍民工许国炎就是在这一次事故中光荣牺牲的,还有一名铁道兵排长被压断了腿。更为惨重的是,由于当时采用打干风枪的掘进方法,尘埃较多,至今参加这个隧道施工的民工有80%以上因患矽肺病而离开人世。1958年12月4日卢金炎的母亲因病去世,但因当时施工非常繁忙,他没有回来送老人最后一程。这些,都是留在卢金炎心里难以忘却的伤痛,但他对自己年轻时曾经作出的选择没有感到后悔。在采访时,卢金炎介绍说,对于这段历史,每个亲历过仍健在的人都珍藏于心中,永世难以忘却。他们认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凝聚着爱国情和敢于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

  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完成挖掘庆美隧道这一艰巨任务后,卢金炎调到福州铁路局漳平工程处任武装部长兼团委副书记,1961年调任福州铁路工务段第二工程段任党支部书记。直至1963年3月,卢金炎完成“铁路先锋”的使命,回到家乡李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李东村是一个基础薄弱、人多地少的穷困村,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卢金炎发扬青年突击队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精神,带领乡亲们兴修水利、围溪造田、发展生产,并完成该村整村迁移和迁回重建等任务,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们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改观。1997年4日,卢金炎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整整34个年头的日子里,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大公无私、以身作则,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是一个不失青年突击队员本色的“老黄牛”,先后多次被省、泉州市、南安市表彰为先进工作者。如今,李东村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成为西溪北岸新兴崛起的璀璨明珠。

  快乐不老的“活神仙”

奋斗者的生命永远年轻,卢金炎的人生经历应验了这句话。现在,他是中国南音协会会员、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会员、卢氏泉州市源流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南安市南音协会副会长、石狮狮城南音研究社名誉会长,还担任南安市美林街道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可谓是多任在身、十分繁忙。但无论是在激情飞扬的年轻时代,还是步入人生大寿之年,他对待生活都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忙里偷闲地乐一乐、玩一玩,是个精于二弦、琵琶等乐器演奏的高手,多次在参加南音大汇唱中获奖,还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篮球健将”。在采访时,卢金炎自豪地回忆起当年在福州铁路局漳平工程处任武装部长兼团委副书记时的情景,他作为福建省铁路工程总队篮球队的领队,参加了福州铁路局组织的篮球运动大会,共比赛了整整16天,并取得较好的名次;在他担任村支书期间,也经常组织篮球队,与附近的村庄和一些单位打比赛。如今,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开展南音艺术交流,成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他容光焕发的脸上和硬朗的身躯,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八十老翁不老的神奇,更为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煜煜闪光的风采所折服。(傅德贤 南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本文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20 + 16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一个老青年突击队员的传奇人生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