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美松:画一幅精细绚丽的八闽历史文化地图
福建省文史,福建省姓氏,福建省卢氏,卢美松:画一幅精细绚丽的八闽历史文化地图

 

卢美松:画一幅精细绚丽的八闽历史文化地图

      闽学、闽剧、土楼、寿山石雕等富有福建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以及郑成功、林则徐、朱熹、严复等一批杰出人物,书写了八闽绚丽多彩的千年文明。近日,由福建文史研究馆组织编撰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福建卷》一书出版,该书梳理了福建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为我们画出了一幅精细的八闽历史文化地图。

    “这本书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各地文史研究馆用6年时间撰写的学术著作,汇集了我省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希望这本书能够加深人们对福建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福建卷》主编、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多元共存是闽文化的特质

    “福建文化是在闽越文化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形成的,兼具山林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点,地域特色异常鲜明。”卢美松馆长认为,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福建的朱子文化、刻书业、船政文化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等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福建文化的区域性差异在全国堪称典型。在福建,不少县乃至各个乡村之间,往往方言不通,所奉神灵不同。在一些山区,常有“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状况。沿海地区,地方性文化差异同样存在并分别受到尊重。

    “福建文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文化内涵的对立共存上。”卢美松馆长介绍,福建一向崇文重教,是科举文化发达的区域和朱子理学发源地;另一方面,人们又崇信鬼神,各地宫庙林立,神灵众多。各种文化和谐共存与融合,正是福建文化的常态。

    卢美松馆长认为,闽人在社会心理上是开放进取与封闭保守共存的:既质朴守旧,又敢于冒险;既安土重迁,又热衷出洋;既崇尚正统,又慕异求新。这种文化观念上的矛盾与纠结,在福建近代的文化精英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如引进西学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始终坚持以渊雅的文言文来译述西学名著。

   ◆“书籍高丽日本通”

    “福建文化在历史上具有辉煌的历史,比如福建的刻书业。”卢美松馆长自豪地说,“元初学者熊禾为建阳同文书院撰写的《上梁文》中称,‘书籍高丽日本通’,‘万里车书通上国’。”

    自宋迄清,福建建阳与浙江杭州、四川眉山并列为全国三大刻书中心。福建刻书业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技术之精、流传之广、持续之久、为世所罕见。卢美松馆长说,闽刻版式具有不少鲜明的首创特色,比如,建阳书坊首创了集书名、作家、刻书机构和刊刻时间于一体的封面,其后各地竞相仿效,并沿用至今。

    福建刻书以其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在中国出版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福建刻书家和刻工遍布海内外,南宋中叶他们远赴日本等地刻书,促使闽刻技艺和建本图书向海内外传播,为中华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嘉靖、万历以后,建本图书开始经由各国传教士传至西欧,其数量虽不及传至东南亚各国的建本图书,然今存者多为世所罕见之秘籍,甚至有在中国大陆早已失传的孤本,如西班牙爱思哥利亚修道院所藏的叶迎春刻本《三国志传》等。”卢美松馆长告诉记者。

    ◆海洋文化值得挖掘研究

    “自古以来,闽人在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下,积极向海洋拓展,创造出前工业文明时代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与工具,开辟了一条又一条海上贸易航线。因此,福建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卢美松馆长说,妈祖信仰就是在长期海上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过自宋代以来1000多年的发展演变,妈祖信仰已升华为妈祖文化。

    “福建海洋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相关的民俗、信仰只是其中几点。”卢美松馆长告诉记者,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尤其在宣传上只注重相关的民俗信仰活动。其实,海洋文化还应包括其他方面内容,如造船技术、沿海遗址、航海知识、海上天文知识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

   ◆地域文化通览不是地方志

    研究福建地域文化,必须搜集、考订和分析文献资料,尤其是地方志、族谱和舆图。那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福建卷》一书有何特点?与地方志又有什么不同?

    “地方志虽有历史回顾,但详今略古,偏重于情况介绍,注重资料性、实用性、检索性。《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福建卷》则是研究性著作,强调在大量可信资料的基础上,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体现历史观、文化观,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史论结合,强调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卢美松馆长说,这是一部学术著作,不是通俗读物,也不是旅游手册。

    “编撰地域文化通览的过程,也是搜集和整理有关文献的过程,然而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文献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是活生生的、每日每时都显现着的。”卢美松馆长表示,研究地域文化不仅要重视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精英文化,还要重视平民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尤其要把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利用新的考古资料,还原其全貌。为核实土楼资料,卢美松馆长多次和专家学者一起深入土楼考察。

    ◆文化与经济应共同搭台唱戏

    “福建地域文化发展对地域经济的依赖和促进十分明显,但文化与经济应当共同搭台,一起唱戏。”卢美松馆长说,发展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福建文化长期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必须改变。

    卢美松馆长表示,发展经济与推动文化要双管齐下,相互促进。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保护地域文化不可追求形式,不可急功近利,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区域经济发展已得到全社会重视,地域文化发展也应提到日程上来。各地还存在大量文化资源有待开发、研究、利用。

    “在编撰本书过程中,我们对福建文化资源进行普查,看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更加敬畏传统文化。”卢美松馆长表示,福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头,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各地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性破坏;一些地方为了建设需要对文物、古迹进行迁移,但迁移之后那些文物就不叫文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素质亟待提高。

    卢美松馆长说,福建地域文化也是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寻根的热点,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增进海内外同胞的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记者 树红霞 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21 + 8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卢美松:画一幅精细绚丽的八闽历史文化地图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