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吏部郎中卢化鳌
卢化鳌像 卢化鳌夫人像
卢化鳌(1578—1646),字尔腾,号云际,明代福建漳浦县杜浔下卢(今杜浔范阳村)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金华府兰溪知县、宁国府旌德知县,历南直隶徽州府婺源知县,政绩丕显。天启三年(1623),右佥都御史周起元巡抚苏、松十府,知其廉能,极力举荐,升户部主事,旋任吏部稽勋司主事、验封司主事等。当时权阉魏忠贤掌权,朝中大臣归附者颇多,卢化鳌耿直不阿,遂得罪魏忠贤。值东林党人杨琏、左光斗被构陷时,化鳌亦被诬为东林党人,与杨琏等二十七人同日下狱,后被削职回乡。返回浦邑后,虽身居僻乡陋室,仍不吝余力,提携后进。在原籍杜浔镇倡建紫阳书院、文公书院,讲学授徒。崇祯元年(1628),重新起用被魏忠贤陷害的东林诸君子,卢化鳌以原官起用,随后又以清慎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崇祯五年(1633),因病乞请归休。去官后,因官道有寇警,暂留京师。感慨时事,作文极论古今得失兴亡之故和君子小人阴阳消长之机,深为时论所赞许。卢化鳌著作有《易傅》《四书讲意》等,有《太史李公居乡颂德记》、《王升祠重建碑记》、《少室山房类稿序言》等传世。
一、勤奋笃学,励志成才 卢化鳌青少年时代,聪敏好学,六岁通经术,九岁能作文,年二十二游学于学术场所。万历二十八年二十三岁乡试中举,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第十六名。由于化鳌成才父母教育有方,家训严励。化鳌从小勤奋笃学,励志成才,他历尽艰辛,游学各地,认识许多知名文士,进益显著。二十六岁时以举人身份,陪同族叔卢维祯(时任少司徒、吏部侍郎),同往漳州卢氏发祥地天宝镇墨溪大宗祠祭奠开漳始祖辅国将军卢如金,并举行卢氏始祖附主入庙仪式。卢维祯对化鳌的影响教诲是很深的。 二、廉政爱民,勤以办学 卢化鳌中进士后,从1616—1623年,历任浙江兰溪县令(三年多)、安徽旌德县令(三个月)、江西婺源县令(三年多),任职期间,廉政爱民,方正朴素,重视教化,创办书院,所治之处社会安定,文风鼎盛,因此深得百姓拥戴,也受巡抚的褒嘉与器重。 他任兰溪县令时,有一次,巡按御史到县,卢化鳌只是从容长揖,迎至驿舍,向巡按反映民间疾苦,建议增修水利、校舍,以惠民生。巡按感到化鳌清慎爱民,以此敬之。在婺源当县令时(天启初年,1621年),重兴紫阳书院,与邑人余懋衡、汪应蛟、游汉龙、潘之祥、汪秉元、朱德洪等讲学其中,一时文风鼎盛,四方学子与名士咸集。当时魏忠贤把持朝政,其党羽张纳上疏称:“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南北主盟、互相雄长,请赐处分。”结果余懋衡等同日被削职,并勒令将书院变价出卖。 天启三年(1623),右佥都御史周起元巡抚苏、松十府,到婺源考察,知其廉能,极力举荐,卢化鳌荐升为户部主事。 三、不畏权奸,耿直不阿 卢化鳌升为户部主事后,亲见朝廷腐败,邪气盛行,正气难存。对魏忠贤党徒把持朝政、专横跋扈深恶痛绝。卢化鳌不畏权势,直言痛斥,站在正义立场,支持杨琏、左光斗的反魏斗争,与朝廷70多名官员上疏弹劾魏忠贤不法。一次上朝时,大臣文震孟当众向卢化鳌行礼并说:“素耳先生劲节,今朝端赖公主持者实多。”魏忠贤对卢化鳌非常忌恨。 天启五年(1625)三月,魏忠贤爪牙锦衣卫官员许显纯等指使口供株连赵光星、左光斗、杨琏、卢化鳌等人。赵南星、卢化鳌等人俱被削职。卢化鳌被构陷返回漳浦后,在杜浔镇倡建紫阳书院和文公书院,并亲临讲学。 崇祯元年(1628),朱由检即位后,诛杀魏忠贤,起用东林党人,以原官起用卢化鳌,旋以清慎升吏部文选郎中。崇祯三年(1630),赠授卢化鳌之子卢英声任承德郎、户部贵州司主事。朱由检即位之初,赞赏卢化鳌操守清洁、奏议得体。 卢化鳌复职入朝五年,崇祯五年(1633),卢化鳌因病乞归,回到漳浦杜浔下卢故里,时年五十五岁。 四、报效桑梓,课勉后昆 卢化鳌归乡,行李萧然,还出其所有资财,用于建设宗祠祖庙,购置祭田学田,使书院社学有经费保障,致力办好紫阳书院和文公书院,还经常亲临督学,使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卢化鳌召集乡里士绅富户募资择地,建造卢氏大宗祠“观海堂”,亲笔撰书楹联:“铜海映堂,举一方细流归心度内;梁峰侍侧,极天下奇胜转眼目前。”厅柱联:“载世两廷魁,龟笏人文前埭讖;一翁九洲牧,雀蛇香火旧家风。”“观海堂”前两侧设有旗杆,堂前埕地宽敞,可供节日聚会活动。另在“观海堂”东面村边建“九皇宫”庙,在西面村边建“辅胜公庙”,在紫阳书院对面建“朝阳亭”佛祖庙。他还建造“赠公堂”小宗祠堂,祀奉其祖父母、父母,亲自撰写楹联,内联:“诗礼衍家声,崇兹俎豆;簪缨振先绪,看我儿孙。”中联:“立心岂堪得愧天地;言行不可贻羞祖宗。”“东林流芳”匾牌是崇祯年间京城东林君子赠送的。 为敦化乡风民俗,卢化鳌倡订每年正月十四范阳祠堂“观海堂”拜祖宗,十六日拜神农五谷王,太保公卢如金。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卢化鳌得到这个消息,临食投箸,痛不欲生。仰天长叹:“天乎!天乎!时事已不可为矣。吾老臣义不可辱,虽未能即自引决,亦当全其肤发,以报皇恩。”后期誓学陶靖节、谢文节埋没名姓,隐处海滨。作《四书讲意》以课子孙,感时事而训导子孙:“书可读,官不可作。”1646年,与世长辞。享年69岁。

卢化鳌纪念堂
卢化鳌祠堂
赠公堂外景
卢化鳌墓地
——来源:福建卢氏网 供稿:卢坤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