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眼里两岸情
-------参加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活动巡礼
卢信燃
阳春三月,被邀请参加“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虽年过不惑,但着实也兴奋了一阵子。
炎夏六月二十日成行,体验“小三通”,乘小游艇过金门,几位内地宗长,初履如镜海面,上下跑个不停,“咔嚓”声不绝于耳。艇行到金门水口码头,金门卢氏宗亲会卢怀琪会长早已带领一群宗亲在等候。下岸过检,红幅大展“热烈欢迎卢氏宗亲莅临金门”。当时,问候、握手、拥抱……场面热烈异常,把导游晾到一边。随后游览贤聚里古厝,参拜明兵部尚书卢若腾祠堂,聆听金门离合史,品味高粱醇烈酒,两岸宗亲三十多人,共叙祖宗之伟业,共画子孙之宏图,才知道什么是诚诚恳恳,殷殷切切之情怀。
午后,从金门飞抵高雄,高雄的烈山五姓宗亲在吕万钟会长的带领下,带来许多礼物和食品,连夜到我们下榻的酒店和我们会见,两岸宗亲回忆着姓氏源流研究交流的漫长历程;细诉着海峡互通往来的悲欢离合,以及本届论坛两岸宗亲对接的探讨,席间谈笑风生,久久不肯离去,至深夜,为了不影响次日安排,才无奈依依惜别。
二十一日巡高雄城,共看高雄沧海桑田变幻。
二十二日上午参观台南,知道台湾(大员)的闽南话“大银”之来历。
下午,准时到达会议现场-----高雄圆山饭店。一下车就有舞狮队伍在表演,锣鼓喧天,标语横空,处处传递出“两岸同根,闽台一家”温馨又凝重的气息。与会嘉宾来自两岸40多姓宗亲,以及两岸各地有关领导、知名人士和著名文史专家学者共计一千两百多位,加上服务人员,以及媒介等,创历届会议人数之最,姓氏之最。正式大会召开是在“网路族谱对接视频和书画展内容视频”等议程之后,虽然内容繁多,但井然有序,嘉宾代表依次激昂发言,特别突出是: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雷春美女士(为历届参与海峡百姓论坛政府出席规格最高的官员)对两岸的高度认同和期望的发言,引起大家的共鸣,期间被掌声打断好几次。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卢瑞华会长作为大陆宗亲代表发言,追源溯流,共图发展,博得了热烈反响,也因此直接引发了后面台湾中央文学院院长孙先生发言喊出:“两岸本同根,祝愿早统一”的肺腑心声,赢得台上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会场真是花絮层出,激情浪迭,无法一一细说,只好以歪诗作结:雷霆掌兮九霄行,春讯华兮百姓音。美德互惠图共展,顺风破浪铸辉煌。
会后还有海峡百姓书画展剪彩仪式,互赠礼品等互动环节。六时整,嘉宾们分两厅120桌共进晚餐,席间再诉家史、族史和国史,常常是“情到深处共泪眼”,真可谓“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云中过”。此情此景,方知我们承载“君自故乡来”的使命。我真希望是两岸宗亲从此不再是“舟船明日是故乡”,但现在暂时也只有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
二十三日到二十七日,由南至北,游台南,访台中,攀阿里山,逛日月潭,佛光山,中台山,台北,新北……一一领略这里的五彩缤纷风土人情,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和人类巧夺天工的和谐统一。才知道:儿时书中为什么一直强调——宝岛(台湾),是祖国永远的心肝!
一路上陪伴我们八天七夜的大巴司机林大哥和导游小惠,真可谓是尽心尽责,每天行李上下均由林大哥躬身亲为,每次递给他行李他都会说:“谢谢你。”一次,我忍不住问:“是你帮我们,怎么还谢谢我们?”他答:“这是应该的。如果你们不来,我没车开,就没饭吃了。你们来了,我们有工作,有饭吃了,怎么不感谢你们呢?”这也许是两岸草根对这样活动结果的真实告白吧!这让我真正明白一路上“丰衣足食”的待遇和不担心变程强卖,也明白七十几岁的老板收早餐券那毕恭毕敬令我震撼的“谢谢你哦!”更不用谈小惠“失声”还强把“老兵回陆史”细述的“声泪俱下”。哎!认同除却血缘、地缘,人缘可能更重于文缘吧。“文以载道”承载着一个家、一个国的精神传承。是否两岸在精神文明成长上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会贯通共同成长呢?也唯此才能是真正“永远都是一家人”。
——来源:福建卢氏网 供稿:闽卢会秘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