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卢氏重镇——永定坎市镇
永定坎市镇从公元1470年建镇至今,已有530多年历史。坎市是永定河水运的起点,也是高陂、抚市、湖雷、堂堡等地的物资集散地,属闽西商业、交通重镇之一。从唐代以来,坎市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水车潭、杨屋角、浮山、清溪、洽溪等村民均以撑船为业。明清时期,坎市常年百余艘木船聚集“百子过桥”码头,装运发货,百舸争流。“朱栏画舫映清流,明月中霄景更幽;两岸人家沽酒肆,一川灯火钓鱼舟”,是当时坎市水运繁荣的真实写照。
坎市有历史名胜古迹21处。建于明成化初年的玄帝宫,居于永定河上游右畔,前有天子岌岽,后有石螺崎岽,河纳悠湾、灌洋之水,流向悬崖深渊险峡。始建于明代的五显庙,占地千余平方米,庙内描有花鸟、龙凤、八仙等壁画,碑刻历史沿革,虽经岁月沧桑,至今仍保存完整。而位于新罗村的水晶宫,亦是明代建筑,3座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均立于怪石嶙峋的岩石之上,参天绿荫之中,蜿蜒环绕的梯级石径穿于其间,山色旖旎,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坎市是中国闽西第一镇,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是城镇的佼佼者。 坎市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储量巨大,是永定主要矿区之一;交通便利,距龙岩中心城市仅二十多公里,龙(岩)梅(州)铁路在镇区设有三级站,省道福三线穿境而过,是永定的交通枢纽;经济发达,是闽、粤、赣三省货物集散中转地之一,为龙岩首个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是永定的经济中心。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对坎市镇的人民来说是一年中最幸福和狂欢的时刻。这一天全镇人如潮,灯似海,欢声炮声连万家,坎市数万名卢氏后裔都会聚集在卢氏大宗祠举办独特的客家传统婚俗活动——“打新婚”。这一活动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相传,卢姓人的五代开基祖——林婆太百年辞世,农历正月十一日出葬。棺木抬到现在的“打新婚”地点,突然天降雷雨,待雨过天晴,抬棺木的人回来却发现棺木不见了。大家认为,这是天赐婆太的好“风水”,于是便在此处筑起林婆太坟墓。林婆太百岁谢世,儿孙满堂,儿孙们为了图个吉利,定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为“打新婚”日,祈求人丁兴旺、美满幸福。
这天凡上一年结婚的新婚男女必须参加祭祖活动。2005年镇上共有70多对卢氏新婚夫妇。上一年第一个结婚的为“新婚头”,他将负责下一年筹办祭祖的供品和联络工作。祭祖时摆上桌面上的物品共189盘,分别为:牲仪、十二生肖、茶、酒、果类、瓜豆、鱼类、盆景、宫灯,还有全猪、全羊等等。一般上午筹备和布置场地。下午二时许,早由众族房推举一位德高望重、五代同堂的长辈为祖宗代表,俗称“酒醉公”,手执擀面木槌(用棉花包裹后再用红纸包住外层书写上“早生贵子”、“双生贵子”),当新婚头行祭后,“酒醉公”已喝得微有醉意,由两名后生搀扶而出,手执擀面槌向新婚头背上和肩臂上来回滚打,口里喃喃细语:“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祝语。此时,旁边人群中的新婚男子被你推我拥,你跑我抓地给长辈滚打面槌,新婚者与围观群众共同参与这一“狂欢节”,欢声笑声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活动达到了最高潮。“打新婚”意在表孝心,图吉利,维系亲情,同时热情好客的坎市人民还借此机会迎来了无限商机和友谊,家家户户都宾朋满座,喜气洋洋,宅第生辉。
——来源:闽卢会秘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