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枋洋青阳村:一脚能踩闽南金三角
卢氏,中华卢氏,福建省卢氏,福建卢氏网,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福建省卢氏会,卢氏源流研究,长泰枋洋青阳村:一脚能踩闽南金三角

 

长泰枋洋青阳村:一脚能踩闽南金三角
 
  青阳村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是漳州边界上唯一一个与厦门、泉州两市都毗邻的村庄,这里,在明朝时曾出了大清官卢经,祖祠宗庙别称“忠谏府”;这里“冬至大如年”,不一样的风俗让人惊奇。从种植茶叶到种植蜜柚,村庄脱贫致富,如今兴修道路,准备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
 
不登尖石尾,枉做闽南人
 
  青阳村位于枋洋镇的西北部,从枋洋镇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这个村庄。村子不大,但是长泰县报道组组长陈金荣说,这里是闽南金三角的中心。这不是大话,记者一进入村庄,村主任卢海中便告诉记者,青阳村是漳州边界上唯一一个与厦门、泉州两市都毗邻的村庄,只要登上村里的一座山,便可以鸟瞰厦、漳、泉三地。
  卢海中所说的这座山,当地人叫尖石尾山。去年,青阳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往山上修了一条水泥路,与泉州安溪、厦门同安对接,不过,要抵达山顶还得借助摩托车。
  在尖石尾山脚下,卢海中骑着一辆摩托车,另外又在路边拦下安溪人高先生的一辆摩托车,他刚好从长泰枋洋镇上购置完生活用品,准备回安溪大坪,于是便出发了。
  摩托车爬了四五公里的水泥路后,就到了三市交叉路口,往东南方向是去厦门同安,往西北方向是泉州安溪。大家在这路口朝安溪方向走了几百米后,又绕到一条宽不到1米的土路,接着往山顶上爬。
  大约15分钟后,记者抵达山顶,来到了卢海中所说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这里立着一个约0.5米高的三棱石柱,西南、西北、东南方向分别写着“长泰”、“安溪”、“同安”等字样。卢海中告诉记者,这面山下分别是长泰枋洋镇的青阳村、泉州安溪大坪乡的孚美村、厦门同安莲花镇的西坑村。
  记者站在三棱石柱旁,一脚同时踩着闽南三市的土地。卢海中笑称,“不登尖石尾,枉做闽南人”。
  记者注意到,厦漳泉的三条村道是三道不同的风景线。
  厦门同安的村道修得最精致,村道不仅用水泥铺就,而且路外沿设置了防护栏;卢海中告诉记者,西坑村被人称为厦门的“小西藏”,近年发展起茶园观光旅游,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到那里观光,记者从山顶往下鸟瞰,村内洋房林立,山坡上茶园整齐有序,秀色可餐。
  而安溪大坪乡孚美村依旧是土路,村民高先生说,前几年修完土路后,就没钱再修水泥路了。“骑摩托车到尖石尾山顶再下一个坡就到了孚美村。”高先生说,虽然地处泉州,但是离城区比较远,经济也比较落后。村里人一般都是到长泰枋洋购物,以前小孩读书也都是往长泰送。
 
边界小村庄,出了大清官
 
  卢海中说,青阳村修了一条水泥路与厦门、泉州对接,以前受安溪影响曾大面积种植茶叶,后来又大力推广种植蜜柚。下一步他打算发展观光旅游,他认为青阳村的旅游资源比西坑村还要丰富,不仅有茶园、果园等自然景观,还有神龟寨、忠谏府等人文景观。
在青阳村,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村里曾出了一个大清官——卢经。这个历史上的名人,一直都是村民的骄傲。
“前面这座古厝就是纪念卢经的忠谏府。”顺着卢海中手指的方向,记者见到了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忠谏府,单檐硬山式屋顶、“二进一天井”石砖木结构,虽然已经陈旧,但仍然保留完整。
  卢海中说,这座忠谏府建于明朝年间,是为纪念卢经而建造的祠堂。在祖祠大门前面鹅卵石铺设的大埕有420m2左右,两旁立着三对石雕旗杆,彰显卢经精忠报国,大志及第。
  “祖祠在清朝雍正五年,即1727年后才称忠谏府。”据卢海中介绍,明朝崇祯都察院巡抚卢经,因为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为老百姓维权得罪了皇族,被捕下狱。到了清朝雍正皇帝,为表彰卢经为民请命,亲笔御赠直书“忠谏”金匾,“据说,当时的雍正帝表彰前朝的大臣,就是为了收买当时的汉族人心,以便坐稳江山”。
  卢经忠谏府1994年被列为长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忠谏府不仅是为了纪念卢经而建的,而且是青阳村卢氏的祖祠,每年冬至的时候,整个山村沸腾了,因为在青阳村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外出的卢氏族人纷纷提前赶回老家搓汤圆到祖祠祭祖。
  “冬至是我们村一年中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之一,主要的习俗是搓圆(丸)和到祖祠祭祖。”卢海中说,青阳村卢氏共分8个房头,各房头每年选出一个家庭做主,当年轮值的家庭称为“冬头”,8个“冬头”都要提前杀猪羊、宰鸡鸭等。冬至祭祖当天,村里几百号卢氏族人,都要聚集到卢氏家庙,参与这场盛大的祭祖活动。由辈分高者谒祖,长房嫡孙主祭,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后代来年平安。
 
“神龟”护佑,寿星真不少
 
  村里还有个神龟寨,在半山腰上,从村部出发驱车还得10多分钟。神龟寨是卢姓开居主抵达青阳村后所建,青阳村村民都是从这个寨子走出来的。
  由于年代久远,记者看到,神龟寨已经不复存在,只有残留的石头垒起来的地基让我们看出这里原来是一座大寨。
  卢海中说,这座大寨是背山而建的,寨门前就是一条小溪。“当时卢氏家族都是聚集而居,选择小溪当‘护城河’一是为了防土匪,二是防野兽。”
  为什么叫神龟寨呢?卢海中说,当时先祖在选址时,发现这块地的地形像一只乌龟,就把大寨建在龟背上,因而得名“神龟寨”。“听上辈老人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个神龟寨很神奇,遇到土匪来袭时,只要紧关寨门,在寨子里往溪中灌水,这只神龟就会浮起一丈高,让土匪望而兴叹。”
  卢海中说,神龟寨还流传着“入寨不杀”的传说,不管你是难民,还是官府的通缉犯,只要逃到大寨内,寨里的百姓就保护你的人身安全。“就是因为神龟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入寨不杀的规定,通过两三代人的辛勤耕作和繁衍,神龟寨的人口逐渐增长。”卢海中说,由于人口的增多,加上青阳村周围都是山地,可耕作的土地逐渐养不活那么多的人,不知道从第几代开始,人口开始往山腰下迁移。
  神龟寓意长寿。卢海中告诉记者,村里最多的时候有过五六个百岁老人,而90多岁的有20多个。
                         
 
                                                             ——摘自《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8 + 1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长泰枋洋青阳村:一脚能踩闽南金三角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