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卢氏与漳平霭坪山、长泰青阳卢氏同根
河南商丘卢氏与漳平霭坪山、长泰青阳卢氏同根

 

河南商丘卢氏与漳平霭坪山、长泰青阳卢氏同根
 
 
商丘卢氏与青阳卢氏代表互赠族谱
 
      本网前不久刊载了长泰卢金鸿先生《归德府卢氏宗亲莅临漳州、长泰、漳平寻根谒祖》的报道。霭平山、青阳卢氏族谱均记载明初“卢清、卢亨事我太祖高皇帝,以军功得封,升庄浪卫副千户……”,但不知清公、兴公最后归于何处,更不了解后裔情况,成为得成公支系的历史谜案。因先祖未留下文字记载,商丘火神台、郑集卢氏不知本支系从何而来,长期苦苦寻觅无果。通过这次来闽考证,商丘火神台、郑集卢氏已确定先祖卢青、卢兴确系漳平霭平山开基祖得成公五世孙。从而使困扰两地宗亲640多年的源流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特将这一好消息告知八闽卢氏宗亲,并将两地源流资料公布于下,让大家共享喜悦。
 
 
商丘卢氏与青阳卢氏代表在忠谏祠堂前合影
 
 
河南商丘卢氏
    
    商丘,隋唐称睢阳,宋以后称归德府、归德州等,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4省交界处,曹魏时期卢毓任职于此1800多年来,商丘及周边区域的卢氏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务农务工经商。商丘现有卢氏族人约5万人,主要集居于虞城县、睢阳区、夏邑县、宁陵县、睢县、永城市、梁园区、柘城县和民权县。虞城县站集、睢阳区火神台卢楼和虞城县郑集乡卢楼、虞城县张集镇卢庙三支卢氏在本次汇谱时已派行昭穆,统一了派行用字,成为一家人。因此,三支卢氏的开基祖卢正、卢青和卢晴、卢贤源是三支卢氏全体族人的共同先祖,应共同仰慕。
    阳区火神台卢楼和虞城县郑集乡卢楼卢氏。据睢阳区火神台卢楼卢氏民国十八年(1929)《商丘卢氏家谱》载:“始祖,堂兄青,堂弟晴,原籍扬州府江都县庆陵乡人,洪武年间从军到归德,累著战功,均有世职。”卢青居商丘火神台卢楼(时称前卢家楼或西卢楼),为火神台卢楼卢氏始迁祖,已644年,已繁衍至27世,约9000人,集居于睢阳区的火神台卢楼、路河、古城、古宋办事处、闫集、毛堌堆、坞墙、冯桥和虞城县郑集、田庙、利民、大杨集、刘集和稍岗、梁园区周集乡、李庄乡、长征办事处等310余乡镇30余村庄。火神台卢楼村西48亩地为卢家祖坟所在地。目前,仅存明洪武25年(1392)御旨碑一通及部分石器。卢晴居今虞城县郑集乡卢楼(时称东卢楼或牛王堌西卢家前庄),为郑集乡卢楼卢氏始迁祖,已644年,已繁衍至26世,约3000人。集居于卢楼(俗称前卢楼、中卢楼和后卢楼),部分迁居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另据《商丘卢氏家谱》记载:武举卢应期、武探花卢应亮迁居石榴堌站集(今虞城县站集)。
    商丘卢氏自曹魏卢毓任睢阳典农校尉至今,仰祖德图奋进,贤俊辈出。据睢阳区火神台卢楼卢氏民国十八年(1929)和2013年《商丘卢氏家谱》载:睢阳区火神台卢楼和虞城县郑集乡卢楼卢氏有据可查的历史名人38人。卢青至卢士杰11世为世袭武德将军、归德卫千户等职。其中,卢应亮仕终湖南泳州府副将(正二品),卢承宠和卢犹龙(正三品),另有正四品8人,从四品1人,正五品4人,从五品3人,正六品6人,从六品1人,正七品1人,正八品3人,武举3人,教谕1人,民国期间校衔军官4人。(详见本谱第400页历史名人录)。商丘卢氏现代名人更是贤良灿若繁星,花萼叠蕾。睢阳区火神台卢楼卢光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基地指挥部少将司令员,路河镇卢庄卢承彦曾任原铁道部副部长。郑集乡卢楼卢相勋任新疆石河子市委书记(正厅级)等等,枚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商丘卢氏省部级3人、厅局级4人、县处级36人、乡科级67人、军队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等各行各业50余人(见第三篇商丘现代名人录)。卢氏贤达名人,传承祖德,恪尽职守,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长泰《青阳卢氏族谱》序
 
    漳之有卢自如金公,讳铁,从陈元(光)公来辟云霄为县始。陈将军殁,如金公同功臣从治龙溪之郡城。如金公则置家墨场,自唐末聚族于此。嗣后子孙散处,或之汀、泉,或之同安、惠安、漳浦、长泰,地不一方,人亦踵出,各有显着,载在瑞峰司徒公谱。而其入泰之青洋,则自龙岩县来入漳平之地方曰四十坑者。所谓“未有龙岩先有卢”,其址在霭平山,有祖坟,山极高,前有深坑。 
    相传于卢清、卢亨事我太祖高皇帝,以军功得封,升庄浪卫副千户,系(后)清弟亨承袭。是志于坟,谓“朝朝云雾盖,夜夜月星灯”。今诰命犹在四十坑,子孙守之。侍御树旗其上,而祖先重光。其来青阳定居久矣,传者以为百家畲之乱,自宣德元年(1426年),祖字秉崇者乃享公次子,与南安二十七都卢保福居,仰秉恭及安溪卓源(竹园)秉华、秉旺者一行,皆是四十坑子姓。青阳泰之极东,而大轮、清溪,接壤辟谷。余忝族末,昔曾肄业于此山者几寒暑。而风尚淳厚,赌博唆讼之习累世不闻焉。加以崇重师儒,余之得成一第,亦所玉就。仁里若斯,安得不克大厥家乎?未几,而得一公果耀高第,中土代狩,威风劲节,不避贵戚,声名藉藉士庶间。始信立德立功之有征矣。迨岁甲申(1644年),而煤山难作,继而南都失守,山河风景无异,城郭人民已非矣。及今戊子(1648年),余乃披发入山,再至斯地。叹旧国之非旧,睹故家之犹故,弟侄辈人文蔚起,英才济雾,愤懑之心,转而稍慰,益以是知青阳之福未有艾也。故不惮详叙之,以见积累者之必兴云。戊子正月谷旦。
 
赐进士出身、召对兵部职方司主事、升浙江宁波府兵备道、
历恢计浙东、抚联浙西、加一级、尚方剑便宜行事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签都御史侄孙卢若腾拜叙
 
 
归德卢氏碑记碑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昔者,圣主之治天下也,必资威武以安黔黎,未尝专修文而不演武;朕特效古制,设武职以卫治功。受斯任者,比忠以立身,仁以服众,智以察微,防奸御侮,机无暇时。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昌矣。敬之勿怠。
 
                                                           制 诰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十九日
                                                           之 宝
 
 
 
    卢  青,年五十九岁,扬州府江都县庆陵乡人。先系张鉴佥院军。丁酉年十月,扬州渡江应天府于李平章下归附从军,征池州。戊戌年,克于潜昌,化严州。乙亥年,克诸暨,攻绍兴,回守严州。甲辰年,编克小旗。乙巳年,接应诸暨。丙午年,克桐庐、富阳,平定杭州,就行守备。吴元年,克苏州、温台。洪武元年,克福建延平等处。洪武二年,克上都等处,接应大同。洪武三年三月,一本并枪升哀濠梁卫总旗。克应昌、红罗山等处。洪武四年,征西蜀。洪武五年,征沙漠、黑龙江。洪武十四年九月,拔河南左护卫左所试百户。十二月,钦与昭信校尉,世袭职事。当月,敬调陈州卫中所。父原,赠昭信校尉,管军百户。母桂氏,赠安人,妻吴氏封安人:
    卢义,年五十一岁,系青嫡长孙。祖父原任陈州卫中所百户。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给授世袭新诰一道,当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病故。父遇春于洪武二十七年四月十二日钦准袭授归德卫右所、世袭百户焉。因眼疾告替。义于永乐三年四月初四日敬准替职,仍授归卫右所,世袭百户。宣德八年九月十六日,因擒拿强盗,钦升武略将军本卫所副千户。本年十一月十八日,兵部具奏,授流官附选,父遇春赠武略将军,管军副千户,母李氏赠宜人,妻吕氏封宜人。
卢瑛,年四十五岁,系义嫡长男。父于正统六年十一月被马跌伤残病。瑛于正统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替职,赴京操备。正统十四年十月,随督都孙镗于德胜门外,当先杀退胡冠,升正千户巡哨。复于紫荆关截杀,三进三出,贼人望之而奔逃。得胜还京。景泰二年八月十六日,钦升明威将军、归德卫流官指挥金事,父义封明威将军、佥指挥使司事,母吕氏赠恭人,妻贾氏封恭人。
    卢旵(chan),年五十八岁,系瑛庶长男。父瑛,成化八年四月因老致仕,旵本年五月保送替职,蒙兵部议得,原陛副千户,不系军功,革去一级,钦替令授武德将军、归德卫前所,世袭正千户,生母李氏赠恭人,妻陈氏封宜人。
    卢鹏,年三十六岁,系旵姪。伯父旵患疯疾,无嗣,父昇系旵胞弟,于弘治九年闰三月替职,患疯疾。鹏系嫡长男,弘治七年二月替职,令授武德将军,父昇封武德将军、正千户,母张氏赠宜人,妻贾氏封宜人。
    共惟我太祖高皇帝肇造区夏,鹏始祖青,伏剑从军,功升百户,给授世袭,诰命高祖(遇)春、曾祖义、祖瑛、伯旵、父昇,中间或承世袭,或功升迁,封赠不一。租瑛升至指挥佥事,鹏仍袭正千户,续诰命者凡五次。伏念先人勉图汗马之劳,钦蒙崇报之典,与国咸休,其际遇亦何其幸且盛哉!鹏谨将奎章宸翰镌诸丰碑,树诸神道,用光存殁,垂永久云。
 
                                                      孝子孙鹏立石
                                              大明正德九年岁次申戌李春四月
                                              明故致仕进陛明威将军指挥佥事
 
卢公墓碣
 
     公(讳)升,字志名。其先扬州江都人。高祖(讳)青,固初从军。屡以武功,任陈州卫百户,升昭信校尉,卒葬陈州。曾祖(讳)遇春,袭荫归德卫,卒后迁陈州之枢,葬归德城西南五里之原。祖(讳)义,袭荫,复以武功迁副千户,升武略将军,赠父如其官,母李氏、妻吕氏,俱宜人。祖以疾致仕,父(讳)瑛袭荫,复以武功迁至指挥佥事、升明威将军。赠父如其官,妻贾氏并加赠,母吕氏俱恭人。父以老致仕,兄(讳)旵仍袭正千户,升武德将军。乏嗣,公袭兄职,升前升廉以律,身勤以勤政事,上接下举无怨言,适御史大夫李公总督漕运,喜委公分部归德运事。公综理惟精纲维谨,令行禁止,绰有能声。如是者八年,因疾致仕,后奉诏进升明威将军指挥佥事,不失先人之旧物。公子鹏仍袭正千户,升武德将军,署所篆职军政,议者臣为钵宠。正德壬申七月乙亥,公卒,距所生正统丙寅正月望日享年六十有九,夫人张氏,得冠一族,先于弘治辛亥四月二十六日卒,距所生正德甲子三月二十六日,得年四十有八。所生二子(长鹏,次鵩fu),女一,适千户郑铎孙,三长生员承祖,次承宗,次承宠。孙女四,长适常永,次适戈绣永绣,俱百尸,余俱幼在室。鹏因先茔祀遇水,无复昭穆之辨,乃于先茔稍北卜地,迁夫枢与公合葬,请祖自公始。请予碣诸墓,且为之铭。铭曰:谋葬择地,固所光修德为本,孰曰不然。卢公不世,世德相传,传而至公,德更罔替。行者指曰:某所藏也,德泽在人,不可忘也。蒿里松揪,拟甘棠也,子孙修德。人又指曰:某之先世,幽宅蓬勃,庆幸源长,混混不竭,承平加敬乱离,保高冢秋风高原春草 ,存忘举安,天荒地老。
 
                   赐进士进升亚中大夫建宁府知府致仕前春官员外郎昆山沈翰文
                   赐进士文林郎知江阴县事郡人万圮书丹
                   赐进士亚中大夫陕西按察司副史致仕前刑部主事郡人贾时篆额
                    大明正德九年岁次甲戌季春四日  孝子鹏立石
 
 
     卢承祖系鹏嫡长男,父鹏于正德六年(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 5年即位)十月十八日,大伙流贼杨虎等到本卫地方大肆杀人,抡夺民财,攻围城池。父鹏思叨享国禄,无以补报,自备鞍马,率家人卢钊等出城迎敌,杀退敌众,生擒强贼刘淮、张付、张玉远,并各贼仪器。本月十九日,袭至水池铺,与贼相战,斩贼首级二颗,夺贼骡马十四头,衣服、器用、守备司万广掌印等。官察验明白,发卫镇收贮。呈蒙河南直隶巡按衙门行委守巡兵备等官毛料等节次查报奏檄,未蒙陛赏。正德十四年二月,父鹏思前擒贼未升,具本癸准,升本卫指挥佥事。勘合行卫到任,列御管事。嘉靖四年十二月内遇革,去拿贼指挥一级。仍授本所正千户职事。嘉靖七年十二月,本卫报送赴京替职,钦准仍授本卫所世袭正千户职事。本年七月,钦差巡抚延缓等处地方,都察院石佥都御史箫,题为大()住套,急缺钱粮接济防御事。奏准纳级事,例自正千户卫镇抚以上至指挥佥事,纳银一百两,承祖纳银升指挥佥事,  本年十二月十二日到任管事。
卢应擢, 系承祖嫡长男。父(讳),于嘉靖二十年(1 5 4 0)三月得患手足麻木,不能移动。应擢嘉靖二十三年十月本卫保送赴京替职,钦准仍本卫所世袭正千户职事。次年十月十二日,到任管事。
    卢云龙,系应擢嫡长男。父(讳)于嘉靖三十七年(1557年)三月得患风疾,时常举发,又半身不遂,不能任事。云龙于本年蒙本卫所保送赴京替职,钦准替职,仍授本卫所世袭正千户职事,到任管事。
卢靖邦,系云龙子。因父老多病,不能任事,告蒙本卫所保送赴京替职。钦准替职,仍授本卫所世袭千户职事,次年二月,到任管事。
    卢士杰,系靖邦侄,伯靖邦年老乏嗣,得患风疾,不能动移。士杰于万历四十三年(1 6 2 6年)三月告蒙本卫所保送赴京替职。钦准替职,仍授本卫所世袭正千户职事。本年八月,到任列御管事。
自始祖青,至祖士杰,共十一辈,皆袭荫与国同休,信不诬云。
(注:此碑实物今保存于火神台卢楼村,拓印版2 01 310月保存于商丘师院)
 
 
关于商丘(归德)火神台 郑集卢氏
与福建青阳卢氏之关系的考察情况说明
 
 
各位长辈及宗亲:
     58-11日,卢承祥(退休高级教师)、卢家民(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卢自华(区政协副主席)、卢家林(区人口计生委)四人带着我们卢氏一万二千名族人的期盼,怀着对祖宗的崇敬及对先祖的追思、敬仰之情,又开始了对远在近三千里(地)的福建省漳州市寻根问祖。(2013年家民同祖父相松及父亲承祥一起去江苏扬州寻根问祖)。
     在此之前(其实从201411月至今已半年),家林从商丘市卢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卢启印处获知福建《青阳卢氏族谱》所载与我们的《家谱》记载的开基祖青公及晴公有很多相似之处后,家林、家民便多次与福建漳州墨溪卢氏研究会会长卢金城及弟坤城宗亲以短信及微信方式联系、交流,同时他们积极与青阳海麟会长等联系,均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受邀到漳州考察、寻根。因此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地宗亲的欢迎及热情接待。在此一并致谢!
     在到达漳州后,我们便马上到开漳之祖(天宝墨场)如金公宗祠祭拜,之后到长泰县青阳村卢氏家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拜访(青阳是卢亨公之后裔所在)。此后我们到了清、兴二公之先祖所在地漳平县霭平山村细致了解与考察,与宗亲座谈,查看家谱及相关资料,收获颇丰。所到之处祠庙林立、庄严肃目、肃然起敬。真切感受到宗亲对祖宗的尊敬与崇拜。同时在这里也感受到了奇妙的亲情与温馨。
     我们回来后,又查阅了很多谱牒及史料,同时还请名人指教核实,反复斟酌与分析。由于时间久远(长达644年),资料有限,记录不详(旧谱无存),难度不小。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足以能作出判断。而且我们又于521日(农历四月初四)召集了主要代表(火神台卢楼卢相仁、卢承明、卢承厚; 南卢庄卢承琪;郑集卢楼卢承许、卢承玉;郭村支卢志友)还邀请了商丘市卢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卢奎英、副会长卢启印参加的座谈会,会上首先汇报了外出考察的详细情况,于与会人员一起座谈、分析,达成共识。据此,经商定同意认定福建漳州开基于天宝墨场的如金祖,其后裔先后迁居于永定、霭平山、青阳等地,为我们商丘(归德)卢氏一支血脉,前三处是先祖之所在,青阳是我族同支之兄弟。其理由如下。
一、名字相同(或相近)。我们的开基祖卢青、卢晴与青阳谱载的卢清、卢兴,“清”字多一个三点水,但读音相同,晴(qing)与兴(xing)韵母相同,又咨询商丘师院语言学专家,说:南方“晴”与“兴”读音相似,难以区分。
二、关系相同。他们都是亲堂兄弟,且都是青公为兄,晴(兴)公为弟。
三、时间相同。我们的家谱与福建青阳的家谱记载时间均为明洪武初年。
四、地点相同。都到过扬州。我们的谱载,从扬州渡江北上应天府(即当时南京),清公诰命书载是征战到扬州。
五、职务相近。我们谱载青公为左护卫升总旗,昭信校尉试百户,青阳谱载,清公是左护卫升总旗,武略将军副千户。
六、经历相同。我们与青阳谱载均为随军从武。我们谱载征战南北25年(从1357年至1382年),从扬州渡江北上到南京(时称应天府),浙江、福建、江西、江苏直至西蜀、沙漠、黑龙江等处;青阳(诰命书)征北战南,且为手抄本,仅记录了4年时间,与明史记载战事资料不够吻合。
七、后裔记载正确无误。即福建青阳谱载清、兴二公无后裔或失考;因均在商丘(归德),与实事相符。
八、从年代推算,极为吻合,可以断定就是一支。青阳谱载:得成、理成二公(即清、兴二公上四世祖)在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丁酉)开基于永福里方家山四目坑即今漳平县霭平山村。我们老谱载,青公丁酉年十月,从扬州渡江应天府于李平章下归附从军。丁酉年是公元1357年,与得成公在丁酉1237年到霭平山开基,正好相距120年,期间从得成公(一世祖)到清、兴二公(五世祖)恰好繁衍四代人,每代相距约30年。可见与我谱记载十分吻合,更符合人口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断定为一支。(详见对照表)
九、从年龄推算:我们家谱记载:青公应生于1334年,卒于1393年农历1228日,时年59岁。青公从扬州渡江应天府时应为23岁。而青阳诰命书,疑青公殁为26岁,恰好是青公渡江北上三年后,一直未回。故从年龄推算也非常吻合。
十、两点疑问,可以从当地宗亲传闻中释惑。一是我们谱中记载:青、晴二公从扬州府江都县庆陵乡随军而来,二是青公母亲为桂氏而不是青阳谱中记载的王氏。
我们在霭平山走访座谈时,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传闻:
清公府上原本是开了一个银矿的老板,家境十分富裕,闻名周边,不知何时,当地土匪或山贼耳闻,他们相互勾结,便把府上所有细软卷走,抢杀无辜,烧尽房屋,全家幸有一人外出,躲过此劫,幸免于难,逃于他乡。
可能,这段传闻就是解释上述二个疑问最好的答案。
清公悲愤至极,总不愿提起此事,后随军从武。关于其母之事,原本是银矿老板,家境富裕,加上当时社会许可,一夫多妻相当普遍,因此无可厚非。
十一、开漳之祖如金公是在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670年)随原归德将军陈政父子讨闽入漳的,相距702年后,我们的开基祖青、晴二公于明洪武四年(1372年)来到归德定居繁衍生息,是一种巧合;而我们又在今天与先祖相距644年后相认,更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机遇。这就是所谓的定数(天意)吧!
综上所述,我们与先祖相隔640余年,宗亲久久盼望寻根问祖之大事,终于有了结果。圆了大家的一个梦,也圆了祖宗的梦,更圆了我们一万二千人大团圆的梦,回家的梦。
 
 
                                           2015526
 
 
商丘(归德)与福建青阳卢氏对照表

相同(或相似)处
火神台郑集卢氏
福建青阳卢氏
名字
卢青、卢晴(qing)
卢清、卢兴(xing)
关系
亲堂兄弟
亲堂兄弟
时间
明洪武初年
明洪武初年
地点
扬州战后出发
征战扬州
职务
左护卫、升总旗
昭信校尉试百户
左护卫升总旗
武略将军副千户
经历
随军从武、征战南北25年。丁酉1357年扬州→应天(南京)→池州→浙江绍兴→富阳(1366年)→杭州→江苏苏州→福建延平(洪武元年1368年)→应昌、红罗→征西蜀→沙漠、黑龙江(1373年→陈州卫或归德卫(1382年)
随军从武、征北战南(手抄本只记录4年时间)与当年战时资料不够吻合。
后裔
从年代推算
丁酉1357年扬州渡江应天府(南京)
得成公于宋嘉熙元年1237年丁酉年开基霭平山
二者相距120年,得成公是清公上四世祖,相距4代人。
每代约30年,与我祖十分吻合,符合人口发展规律。
从年龄推算
青公(1334-1393.12.28
丁酉1357年从扬州渡江北上应是23
青阳诰命书疑青公殁是26
恰好说明青公自渡江北上之后,一直未回,亦无音信。故三年后疑青公(战)殁,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也非常吻合。
 
 

 

 

 

 

 

 

 

 


发表于:2016-1-19 22:24:42
卢应期 卢应亮迁居虞城县站集了吗?

卢家磊发表于:2015-8-27 20:21:53
商丘柳林,看来我们是同宗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8 + 13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河南商丘卢氏与漳平霭坪山、长泰青阳卢氏同根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