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尔贤传
卢尔贤传

 

卢 尔 贤 传
 
金门 卢怀琪
 
    贤公号捌仔,绰称卢贤系,金门县金城镇贤聚人,生于清光绪廿一年乙未九月初二日酉时,卒于民国五十二年癸卯八月廿五日巳时,享寿七十龄。卢氏迁浯第廿一世尔字辈居次,祖士苗公字士秀,祖妣许氏绸娘后浦南门人;父尚敕公,母成氏叶官金门城南门人,元配王氏引娘金门城南门人,生清光绪廿三年丁酉四月十八日,卒于民国五十六年丁未二月初九日丑时,享寿七十龄。庶妣陈氏阿月厦门龙林人,生民国元年壬子九月二十日,卒于民国九十一年壬子十一月十二日未时,于台北火葬进塔。育六男四女,长次三四男、长次三女为元配王氏所出,五六男四女为庶妣陈氏所出。世居浯岛务农为业,侍亲至孝,兄弟三人;尔贤居长、二弟尔请、三弟尔恭(旅星于二次大战日本南进新加坡被日军所杀)。居家有二进双落大厝加背后盖土的住宅,由于家庭兴旺,生齿日繁,人口剧增,于国军进驻金门之前备石材一批,拟再起盖双落大厝一栋,不料被国军搬去移筑防御工事,新厝未能兴建盖成是为憾事。
    尔贤公世代务农,在儿女成长后家中生产力俱增。扩大农业生产,并结合农产加工而开拓油坊提炼花生油、僡油,招股筹设蔗舖,鼓励大量种植甘蔗制糖生产,供销市场以应民生之需。为调节市场需求,于民国三十五年独资建造二十余吨之木船一艘,船名“金德发”,厦门石码支关注册第二O四六三号,船只航线为由金门至厦门、石码等码头。发展航运等多项事业分述于后:
 
    一、发展农业
    扩大农业生产面积,罗致乡亲、宗亲及亲戚间之有工作能力者,鼓励参加投入农业生产行列,充分发挥土地优势,就地取才,地尽其用,种植稻米、甘薯、大小麦、花生、甘蔗,耕作农物提供民生生活之必需主副食粮,通过种植生产获利。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花生提炼食油、甘蔗制糖,扩大饲养猪只,繁殖小猪推广销售于家户饲养,不足时向内地去收购转售营利,以调节市场之供需,全面扩大生产,增进产值,提升收益,改善生活环境品质。
 
    二、发展经济
    招股筹设蔗舖于贤聚故里,鼓励大量种植花生炼油,甘蔗制糖,结合农产加工开设油坊于后浦南门巷口(现浯江溪口岸上之体育馆前)提炼花生油、僡油。筹设股份蔗舖,鼓励乡亲村民种植甘蔗,聘请同安颜姓师傅来金指导制黑糖及砂糖。生产供销市场以应民生之需,油渣制成豆饼饲料及务农收获之农产低值农作物提供饲养猪只,扩大饲养猪只,繁殖小猪,推广销售于家户饲养,带动农户扩大饲养猪只,形成全面猪只生产,提供民生之必需,于市场猪仔欠缺时尔贤公即向大陆内地去收购来贩售营利,以调节猪仔之供需,维持市场正常供求。因而得“猪仔贤”绰号,时称卢贤伯,远近皆知。
 
   三、发展航运
   尔贤公时感金厦之间货物往返运输量俱增,为维持市场需求及当时金门与大陆之间水路交通发展,投资建造“金德发”木船加入航运,繁荣经济与两岸交通,增加收益。积极筹划独资建造二十余吨级木船一艘,于是即委请弟妹吴氏杯之娘家大哥吴火藩建造,并于民国三十五年秋完成正式交船,船名:金德发,船长:卢尔贤。船长26 . 75frtj,船宽12 . 25 fr,深3,容量74ficus船舶种类:沿海民船,准航路线: 石码、厦门、海澄、泉州、安海、同安、金门。国籍证书第boxno.24号。水手人数5名。并于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厦门关石码支关发给“民船往返挂号簿”,厦门关石码支关注册第二O四六三号,其报关行为“石码荣发报关行”。1946年8月22日首航(由石码运砖瓦等5000个开往金门),最后一航次于三十七年九月廿一日,由金门空船至石码运杉木等前往金门,入关签証日期三十七年九月廿二日(资料详如民船往来挂号簿之逐次签证)。“金德发”木船敦聘宗弟卢文为大付、卢尔益为出海、任大女婿黄清油为事务长、后浦南门林火才等担任水手。
    1949年间这两三年间变化之大,时任事务长的大女婿黄清油为人忠厚,不善于船务之经营而退手。这时身兼多份工作之长子有丑公,平日主管一家农务之计划生产,也亲自率众从事农耕工作,且一方面聘请福州师傅时称金门一把刀的维齐师担任主厨,开设菜馆于新街(现中兴路一段玉成百货之下、集成菜馆之上、时与李邦安诊所隔壁)。有丑公分身乏术,又要拨冗上船兼理船务,实在忙碌不堪,当时弟弟们皆还小无法从傍协助。因此长子有丑公既要上山、也要下海且兼营菜馆。就在此刻,欲将船只转让于金门城人氏接手经营,时价约可值黄金十七两。本可出售,但是忽然尔贤公之堂弟尔察(名叫鸟察)前来建议称:船只出卖有点可惜,不如等我这一趟回马来西亚再回来金门,替你经营船务。请哥哥帮我准备一点往返马来西亚之路费,弟到马来西亚将事务处理之后将立即回来金门帮你经营船只。于是尔贤公即同意了堂弟尔察之提议,也提供了尔察往返之费用,并嘱咐要他早去早回。这一来堂弟尔察一去就鱼沉雁渺。好景不常,祸缘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秋,厦门失守,爆发了古宁头战役,两岸对恃阻隔,国军廿二兵团进驻金门,廿五军固守旧金城。当时国军缺乏船只运补离岛外之小岛:烈屿、大胆、二胆等军用战备物资。
    船长尔贤公之“金德发”木船设备完整。被该军第四十师第一团团长黄陞辉之第五营第九连副连长强行以军令扣封征用。就这样牵走我家集全家财力而建造完成才三年的新木船,实在是让一般百姓人家难以接受的一件大事。在征用之前,国军派部队先到水头黄清油之住处称要征用船只,黄女婿回称船为岳父卢尔贤所有,故转抵贤厝卢家。国军部队持枪枝武器至尔贤公之住宅,尔贤公闻讯自后盖土之侧门而逃之夭夭。之后国军也未再经船只主人之允许或出具借(征)用等字据予船主。迳强行占用停泊后丰港之卢尔贤自有之“金德发”号木船。使用期间,有丑公见海军迳行驶我家木船,于是趁黑夜里,当海水退潮时,持木钻将船钻数孔洞,而船于涨潮时进水而沉浸入海,致海军无法行驶运补。过后海军自寻师傅,将洞口填补继续行驶运补任务。此后,有丑公又在一个乌黑的夜晚,由四弟有伦陪同,二人持工具前往船边,乘四周无人之际,动手欲拆卸下船只之舵,这时被戌守于猫空口(现延平郡王祠处)之驻军发现,海防驻军以机关枪向船只之周边扫射。兄弟二人见情况不对,无法达成,即刻放弃拔腿快跑,保命要紧,差一点两兄弟就被机关枪打死在船边。经过这次历险归来,卢家放弃了集全家资产打造的“金德发”木船,从此为国军所用。在阶段性运补任务完成之后,国军也不将船只归还我卢家。
    最后凄惨地被国军解体拆撤,所有木料移作构筑国军防御工事。我卢家眼见家产荡然无存,真是痛心疾首。在此非常时期投诉无门,只有等待时机。于是,尔贤公汇集金门之部份同样遭受国军征用船只之业主,以尔贤公为首,于民国四十五年(1956)集体书面陈情,一再遭到不平待过,只留下一封封、一件件往返于行政院、监察院、国防部、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金防部、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金门县政府、金山乡公所、金城镇公所等无数的公文书。历经数年,尔贤公因心家产之残破而于民国四十九年(1960)九月初之夜中风,卧病四年,一生心血造船营运之理想终告覆灭,民国五十二年(1963)农历八月廿五日巳时,遗恨辞世。魂归西天极乐世界,终结船运事业。其子孙继其遗命,屡向政府当局陈情索赔,终于民国九十二年(2003)三月廿八日,获国防部猛狷字第0920000991号函,核发国军军事勤务人民伤亡损害补偿金计新台币207500元整。是于卢家即于是年年底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尔贤公暨妣王氏、陈氏及家中往生者上至尔贤公之考妣,平辈有三弟尔恭,下至长、次、三、五男以及中幼年来不及长大的孙男孙女等,延师仗道启建追荐法会一坛,借以慰霞尔贤公在天之灵。
    一家之主的尔贤公矍然辞世。尔贤公卧病四年期间家中大小事均不顺逐,家人大大小小无不忧心忡忡,四处寻医,家人日夜轮翻施作按摩(槌背),连大女婿也来代班,可见一家人对他老人家之孝心。在病期间,口谕指定那一位医师前来家中诊疗,家人莫不遵嘱,几乎找递了金门的医师,如西医李邦安、中医天生堂郑维桥、颜存仁中药房医师颜天渊,以及村内卢孔照(前名医卢士庚时称一庚先生之子)与卢启煌联手朝夕诊脉,开下处方煎药治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有疗效,但仍无法痊愈。
    最后,颜存仁中药房医师颜天渊眼见卢家老小每天为尔贤公槌背,认为这不是办法,于是再次亲临卢家改以施针针灸治疗。并当面嘱咐称,今天施针之后将不可再按摩槌背,否则将对身体造成不良效果。于是乎尔贤公相信这一说,从此免去全家上下大小内亲外戚之日以继夜不眠不休的轮翻槌背这一项让一家人耗尽精力的工作。颜存仁颜天渊中医师可真救了卢家一家人啊!
    尔贤公卧病四年来家庭收入少,金钱支出耗尽,因每日就医,同时早餐鸡蛋麦片牛奶(炼乳)冲泡,抽的是双喜无虑嘴香菸(时价7-8元),喝的是来自香港走私进口的保国茗茶,是向贞节牌坊边一家茶馆去调拨购得,每包四两装,时价台币400元。经常缺货,冲泡有专人负责,才能拿捏泡茶之火候,泡出好的香茶,符合尔贤公之要求。能泡出好茶的人,在当时村庄里只有两人,一位是跟随尔贤公数十年形影不离的邻居颜朝规,颜先生跟尔贤公出入内地,或出外做生意,均为尔贤公提钱包及安排处理事务,所以颜朝规非常了解尔贤公的一切生活处事原则等等,可谓是尔贤公身边的亲信人物,因此颜朝规泡的茶寐绝绝对可以符合他的口味。
     另一位则是尔贤公之旧识,也是卢家的姑爷,李文郁,古宁头林厝人。1958年8.23砲战时,携眷一家逃居本村岳家暂居。李文郁也很会泡茶,他泡的茶也能达到尔贤公所要求的标准。这两位老人家一方面为他泡茶,一方面也陪长久卧病的尔贤公聊天开讲打发时间,但另一方面也能藉此与尔贤公一同享用这样价格昂贵的茗茶,实在说也是一种福气啦!记得有一次金城街上买不到“保国茶”,尔贤公非常生气,可能久病而心情欠佳,一时气愤之下,将他使用多年的茶壶当场摔地打破。我是他的长孙,看到此景非常害怕。但是真的买不到货,而不是儿孙不孝,故意不买来为他冲泡饮用。回想一下,一个大家庭基本以农耕为主,当时务农之家收入不好,家中人口又多,一天支出开销很大,再加上不景气,家里的收入已一日不敷一日之支出,而且家运不好,一家人同时有数人生病,每天均有人看医生,抓药、煎药或严重者住进医院。可想而知此况,一个原美满的大家庭,经过几年日不敷出的累积,必然举债,在穷途末路之时,在此也要一提,本来提这事并非美事,也可说是家事不外扬,在不得已之情况下,贷借无门,同时借贷总要付息,在无计可施之下,家人痛心将良田暂典与外人,获得回转机会来应付家境之急需,一个以务农为生的农家,竟然把最有生产价值的良田典给人家,可见当时家中经济匮乏的情形。
    这些年来家中原有积蓄本来是准备为三叔娶妻结婚用,但因家中主人等生病多年,而未成婚的三叔,这时年岁也随着岁月增长,当时实在不易论婚,后于民国55年冬经友人介绍与三婶结婚。该费用是当年我家承包金山乡乡有池塘饲养淡水鱼,于春节前把鱼池中所有鱼出售一空,实获静利时价台币四万元,而为三叔办理完婚。时隔月余,有一天,于后盖土之厅中家庭晚餐时,忽然从四叔口中道出,说他也准备要结婚。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四叔年纪也不小了,都是适婚年龄。当时在场的有长兄有丑(我父亲),二叔有坚等家人,听了是一件喜事,但也是一件烦恼的事,因为这事不做也不是,做了真的是家中重担累增,无法喘口气来,既然是喜事就应该办,于是兄弟凑钱找钱先为四弟办订婚于1955年底。
    过了年之年初,三叔岳母来家作客,与祖母王氏坐大厅聊天,一时祖母从坐椅倾斜于大门之木门板就不书不语,中风不起。父亲与二叔见情况不对,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于是乎便立即办理四叔结婚。结婚过十二日祖母就仙逝了。当祖母于民国五十六年农历二月初九日往生。办完出殡后过七日即二月十六日我大姐美女也跟着病亡(大姐是大姑妈的第三女儿,幼小时送给我父亲当养女),大姐因长年生病吃药打针,不计三不计五时就住医院,进进出出无数次,坎坷的病拖延十余年,民国56年是她满20岁,她竟然在祖母往生的头七日也跟祖母老人家去好命了,不再留在这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里,病魔缠身,整天吃药打针,肚子成了药局,真是生不如死啊!此时此境对姊姊来说可谓之真解脱。家境之衰到了极点。
    此刻父亲之兄弟研商面临举债而分食(分家),各自打拼自求生存发展,于民国五十六年农历六月分家,将一个大家庭分成几个小家庭。隔年民国五十七年,我的妹妹美珍也因长年患下肾脏病,时好时坏,情况跟大姊一样,天天吃药打针,过着人间炼狱,也在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未时(年仅十六岁)病逝于国军53医院(原简义医院)。晚间,四叔开着自家机器三轮车从医院载回暂时搭棚于村外,草草办理后事出葬。美珍妹妹也随着脱离病魔的折腾,去到天国终结一生。
    民国五十八年冬,祸延我家最有个性最有魄力的二叔。二叔原驾机器三轮车生意,因当时分家把三轮车让四弟去营业,大哥小店让四弟妹去经营。这时二叔改与朋友合做起安装水电,不时与外界人士交往,于工作之余在朋友之邀约下一起玩赌。当时抓赌甚严,民国五十八年农历十—底的一个夜晚,二叔与友人一起去赌。据说夜间之赌处位于山上密处,突然有人通报称宪警前来抓赌,于是匆忙逃跑,而在视线不明,路况不清之下,误踏跌落国军开挖之战斗豪沟,虽然友人及时送医,同时也派人来我家通知家父,父亲在深夜获悉即披上一件大衣跟着前去金门卫生院。
    见二叔不省人事,不能言语,说是脑震荡。父亲在医院陪二叔十日,终是回天乏术,宣告不治。于农历十二月初六日亡故。遗下二婶李氏,四子三女以及一位尚未出生的遗腹子。58年的严冬老天再夺去我家二叔,我家从49年至58年,这十年家运之衰已到谷底,实非笔下能一一道尽或可以形容的。这一回回的惨状,身为家中长子长孙的我,看在眼里,沥沥在目。此情此景,心中犹如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独自回想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黯然神伤,老泪纵横。心想,经过这一连串的恶运、煎敖、考验的我家,总有否极泰来的时刻吧。
    岁月流失,孩子在刻苦环境中逐渐成长,茁壮成人。家境坎坷无奈,只有待时间来解决。在孩子的这一代接起之时,家运才露出了一道曙光。光明就在前面,卢尔贤的子孙们该醒了,你们沉睡的日子已过去了,打起精神来,开创卢家未来的远景;努力的我们,尔贤公的子孙后代,要深切把握契机,共同在尔贤公的精神指引下,建立美好家园,培育子孙努力求学,习得一技之长,善尽公益,正当为人做事。个个成为社会之中坚,国家之栋梁,以慰先祖父尔贤公在天之灵!
    时光易逝,回忆四十余年前家境坎坷路途,记述之事晓以晚辈,略知其一二也。藉此殷切期盼吾家之后,知我前者,这数十载以来,历经喜、怒、哀、乐,尝尽酸、甜、苦、辣。真是人生如戏,笔者谨将略知者陈述之,吾家之后应有所知也,虽未亲身经历,也未亲眼目睹的一齣家庭戏剧。让吾家后代真正了解家族之变故。
    最后还是要衷心祈祷,身为家族之每一份子的男女老幼,均能体会先人之艰辛,以励后辈积极进取,共同为这个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家,做出最大的贡献。幸甚!幸甚!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8 + 17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卢尔贤传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