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如金公与宗泰公关系
一论如金公与宗泰公关系

 

一论如金公与宗泰公关系
 
    今漳州范阳卢氏大宗祠堂重建理事会会长卢金城主持重修漳州卢氏始祖大宗祠堂“显承堂”。在筹集重建款项过程中,当会长与永定卢氏宗亲联系时,永定方面提出其源流有争议,永定方认定其始祖为江西麻田系分支,与漳州地区无关。由此我重新翻阅了漳州卢氏族谱总谱“范阳卢氏宗谱”上下两册。在翻阅过程中,发现漳州卢氏宗谱在分支流脉中有一支分支指向是七世孙子固即宗泰公开基赣州宁都。而后遂查阅资料宁都麻田系族谱,在查阅过程中发现麻田系卢氏始祖宗泰公往下传十九世孙皆与漳州宗谱吻合。但是在关键时间节点处,即麻田系族谱记载,宗泰公于开元元年(公元712年)携三子游学至赣州遂定居于此。此记录显然与漳州开基始祖卢如金公(生于贞观22年即公元648年)相差年岁过于接近,不能有七世之别。因此有卢氏族谱研究人员断定宗泰公不是漳州分支,漳州族谱有误之说遂起。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祖宗尽责的心,我与会长卢金城及漳州卢氏大宗祖庭卢氏后裔一行8人,于2013年1 0月29日前往永定龙潭(即族谱记录分支起始地丰田里)查阅永定族谱。在查阅过程中,永定宗亲认定其起源为江西宁都麻田系,在两份族谱比对过程中,发现两份族谱从永定开基祖县尹公往上5代至宗泰公,往下14世孙与漳州宗谱皆相通,且漳州宗谱记录更为详细及准确。至此所有问题节点全部指向为麻田始祖宗泰公的源流,在比对过程中了解到的信息是永定宗亲说宗泰公父亲是谁不知道,同时表示麻田地区宗亲后裔亦表示宗泰公父亲是谁不知道。麻田系族谱分明记录宗泰公为涿州卢植公第18世孙,宗泰公往上17世皆有名有姓,为何后人却说不知父亲是谁?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当即从永定宗亲处拿到宁都宗亲负责人卢宗林联系电话,得到明确答复是:他们只知宗泰公为始祖不知宗泰公父亲是谁,在知晓我们这里族谱有记载宗泰公往上往下记录时,卢宗林宗亲立刻邀请我们前往江西宁都。此时为2013年1 0月29日下午1时30分,距离宁都290公里。在短暂商议后,我们一行八人启程赶往宁都县。当天晚上吃饭与当地宗亲交流,以及第二天在麻田村拜谒祖坟,翻阅族谱及参观古迹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一个重大时间节点及一些麻田宗亲谱描述的部分传说:
1.即宗泰公来宁都实为避祸,流传原因是躲避太平公主引起的政治纷争,来宁都时间为开元元年,携三子,其中幼子9岁。
2.宗泰公往上的父亲是谁当地确实不知,虽然有记录,但是还是表示不知。
3.宗泰公往下第五代孙忠惠广利王卢光稠公生于840年,这个记载确切,因为宁都族谱为卢王孙子孟坚公所修。同时卢王封王是唐末剿灭黄巢之乱,安定赣州地区有功所封,历史记录明确。
    从以上信息提出一下几点疑问:
1、宗泰公躲避政治灾难而来,宗泰公为唐豫州刺史(即今河南之地),而开元元年(712年),为唐李隆基登基之年,太平公主之乱其实只是宫廷内部之争,作为一个地方官自当没有可能卷入其中。既为躲祸自当隐瞒非常重要的身份跟时间节点。
2、据麻田宗亲描述,宗泰公来宁都时已然40岁左右年纪,若从其年龄往回推算那其生辰应为672年前后生。若是如此,那么从宗泰公往下至卢光稠公生于840,时间跨度达168年之久,以168年传5代显然非常不合逻辑。古人特别是官宦之家,男子大多以弱冠之年即成亲,即1 6岁就成亲。即使是现在农村50岁当爷爷奶奶比比皆是,50年即传三代,更何况古时候。
     重新翻阅漳州宗谱发现,对于宗泰公这一分支记录时有特别几个节点:
1、开漳始祖卢如金公生于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传至卢王光稠公(生840年)为十一世,历时192年。古时官宦之家后代大多在弱冠之年即结婚,以此推算较为吻合世代传承。
2.宗泰公在族谱里记载名字为子固,为唐刺史。其子讳富公,字光达(麻田系记录为公达),由昆陵迁居江右虔州府虔化县,对于宗泰公所迁之地记录异常详实。
3.漳州宗谱载:七世子固(宗泰公)——卢庆讳富公——子泰讳广公一廷植讳卓公一介瑜讳光稠公——真受字延昌光禄大大——子光讳孟坚官授秘书郎袭为帅(此三字为原谱不明了)崇宁元年提点江西制镇使镇漳州,遂卜地于北岭即今蕉塔春旧坑是也一一惠政字世显一一荣花念六郎一一贵安小七公一—一清字子安一一宜岗(号木 * ,原谱不清)——笃霖号三六集修族谱——文宝讳仲庚,住水定。因官永定儒学师长遂带丹书铁券携二子并弟侄迁任入籍居县之丰田里,衍派东坡西坪大塘后大路下等处——天禄讳钦畏住水定——县尹 宋进士任同安知县考满奉父家于福建汀州府永定县开基太平里高陂东寨子六……之后往下亦皆可对上,不再赘述。
     以上为漳州卢氏宗谱所述,从中可以佐证宗泰公为卢如金血脉,证据有:
1.凡是从子固即宗泰公往下各脉记录除个别名字差异,字号或名讳皆能对上之处。
2.家谱序里有记录漳州族谱为第七世大家、子固公承录二本,二十世时天下乱离,二十一世子光公等痛思先君历代以来承荫受官,虑恐宗支迷失,依集二本……(原孤本破败,此位空缺文字),笃霖公等收领(原谱缺损)….如金公丹书铁券符连一道家谱(缺损)……,仁义礼智四部分付四房收领。
    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四点:
一、宗泰公参与漳州宗谱的第一次修录,且有两本。可能其有带走一本。
二、子光即孟坚公从江西回漳州任职,认祖归宗,并修族谱,说明当时这一血脉已联系上。而麻田族谱对孟坚公的记录详细度不及漳州谱,其对其生卒不详。而孟坚公卒于漳州,漳州宗谱详细记载孟坚公卜葬地。孟坚公亦为麻田系族谱第一修撰人,其修谱时自当尚未离家,因此,漳州谱修谱晚于麻田谱,比麻田谱部分细节详细,同时麻田谱亦保持先前隐瞒部分。
三、县尹公之曾祖曾回祖庭带走皇帝御赐始祖之丹书铁券,说明龙岩永定与祖庭之间走动相当频繁,也带去了四部族谱分与四房。
四、对于永定支脉开基地如此详细记录当是确系我族后裔,且联系颇多。
     总结以上部分,反推宗泰公到赣州时间点大抵应该是在安史之乱躲避灾祸而来。时宗泰公任职所在为豫州,是安禄山为节度使管制之区,亦是安禄山作乱老巢。因此宗泰公所躲之祸非常可能是这个历史事件,所以到宁都时间应该往后推40年左右。所有这些都是我个人臆断,还需要各位卢氏宗亲潜心研究。如有纰漏混乱之处亦请各宗亲纠正。
 
漳州范阳卢氏大宗显承堂理事会会长:卢金城
漳州卢氏后裔:卢坤城
2013年10月3 1日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8 + 17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一论如金公与宗泰公关系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