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勋(尚书)与南明山
卢勋(尚书)与南明山

 

 卢勋(尚书)与南明山
 
——卢妙林
 
    让我们穿越恒古的时空,回到明朝嘉靖年间。登上坐落于今城区南明湖湖畔南岸(过去瓯江)古树掩映、丛林叠嶂,素有“括苍之胜”美誉的南明山。在山上面北远眺,会将整个处州城区尽收眼底,满城景色一览无余。此时,你仿佛可以看到,有一个五、六十岁饱经沧桑而淡定自如的长者,在晨光初露的早晨,艳阳高照的白天,夕阳西下的傍晚,被嘉靖帝称赞为“学蕴深纯,器怀端亮。有通达之才,而守之以正;有精敏之识,而用之以宽”的卢勋(尚书)向南明山款款走来。抑或是时世累身,寻机退事,归隐处州,报效众亲;也或防患倭寇,擒伐盗贼,固修处城:还是久仰山名,慕道寻境,净闲登临这座浙南名山。
    在说卢勋之前,笔者想多费些口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背后的显赫身世,其先祖是周世宗柴荣第七子蕲王柴熙诲。陈桥之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带重兵返回汴京。陶谷撰禅诏,当庭宣读,遂后周告亡,天下禅位于赵,国号宋。元老重臣卢琰,官居典检尚书,荣禄大夫,开国上将军,既德高望重,又手握大权,位在赵匡胤之上,私下买通宮人,暗地遣人抱出蕲王柴熙诲,潜在附中私下收养,为掩入耳目,以作己子改名卢璇。赵匡胤处理好了恭帝和纪王后,又追究起蕲王下落。卢琰与柴世宗的驸马孙维温(浙江永康人)密谋,向宋太祖赵匡胤提出归农致仕要求,遂于戊辰(968年)与孙维温等挟蕲王连夜驰出京城,初寓临安,后又遁于今磐安县躲山下隐居。柴熙诲(炯)长大成人后入赘,与卢琰之女卢景成婚,易柴为卢,排第三支谓女支卢(或柴卢派)。卢璇习文练武,一直遵循其义父“吾在世时,勿为宋仕”的告诫,以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而不敢出仕。直到义父卢琰死后,还为义父义母举哀守孝十六年。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先见其文,一观其仪,再考其艺,感“相见恨晚”,一意重用。奉诏擢为殿前防御使,后又进封武列侯。又七世泰一公:从磐安躲山下迁居缙云白竹。后从白竹向外蕃衍,仅在今天的莲都居住的据《白竹卢氏宗谱》记载有:丽水处州府前士屏西丘派、丽水苏埠岛门西丘三房派、居处州府小水门西丘四房派、居府城丽阳门大房派、丽水岩泉左库文华公派、居丽水郎旗始祖长潭三房外分派、居丽水朱文坑、丽水水东堰头、芦埠、长齐等。居丽水莪孝桥亭下派等。
    白竹卢氏是当时缙邑之望族。自宋代至明朝数百年间,卢氏家族中功名卓著者近30人,其中名列朝班者18人,未进仕受朝廷恩授“义民”、“乡贤”者也不计其数,一族赐建有九处牌坊,其中就有一块“明  工部尚书坊,在郡城丽水县为卢勋建”;族众传续“处野勤耕好学,居官冰雪其清”之祖训;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七月初七日,族人军籍卢大宗等具状处州府、缙云县县衙,获给(县印):“计开:刑器一副,规约一十六款”,撰集卢氏家法1 6条传世,此不一一赘述。
    卢勋:生于弘治癸丑(1493)年四月二十三日,字希周,又字汝立,号后屏。泰一公十五世孙,今缙云县白竹旸村人。从小机灵聪慧,做事老到明慧,处世低调智慧。明嘉靖十一年考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升礼部给事中。常劾权奸,朝廷嘉勉,有“真给事”之称。后历礼科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南京太常寺少卿、通政司誊页贡右通政。明嘉靖二十九年,作右佥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务。明嘉靖三十一年九月,任南京大理卿,后历南京刑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嘉靖四十年七月,升南京刑部尚书。
    在丽水说到卢鏜,他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明代丽水籍抗倭名将。201 0年被评为丽水市古代历史名人。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市区还有一条街道以其名字来命名。可大家是否有知,与卢镗同时代,大卢镗12岁的卢勋于嘉靖十二年(1533)九月初四日,接皇帝诰敕:“太常寺博士卢勋蔚以甲科之彦……”考中进士了。于嘉靖十五年(1536)六月,任礼科给事中,前往潮广,广西督巡;嘉靖二十九年(1550)四月二十四日,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安、赣州: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各府及湖广,赣州等地方,提督军务,抚安军民,修理城池,禁革奸弊。一应地方贼情,军马钱粮事宜,小则径自区画,大则奏请定夺。尔常在汀赣二府驻扎。不时往来于原拟各府州巡视,但有盗贼生发,即便严督各该兵备、守备、守巡并各军卫有司,设法剿捕……嘉靖三十年(1551)五月初四日,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受命不妨院事,兼管操江官军,整理战船、器械,振扬威武,及严督巡江御史,并巡捕官军,舍余火甲人等,时常往来巡视,上至九江,下至镇江,直抵苏松等处,地方遇有盐徒出没,盗贼劫掠……,调兵擒捕……提督修理城池,整备军马,操点兵民,……如有误事人员,应拿问者,就便拿问一…。军威振作,长江上下,盗贼屏息,公私船只,往来无虞……。不难看出卢勋躬身明朝廷为官三十年,任职无数,功勋屡建,特别于嘉靖四十年七月任南京刑部尚书,位及一品。
    卢勋身居要职,日理万机,南北辗转,东西操持,参领繁重,倚任惟艰。在当时,对一个六十岁左右的人来说,委身朝廷,身不由己。卢勋与严嵩同朝为官,都为被重用之臣,两人之间交往应属自然。可严嵩被徐阶参奏,受明世宗疏远而抄家去职,独子严世番因罪遭戮,自己也于两年后悲凉而殁,死后坟墓还被挖的个底朝天。宦海沉浮,尔虞我诈,互相恶斗,彼此搏杀,你死我活,加上严嵩的悲惨结局,给卢勋以警示,自己也该无官一身轻了,便向皇上主动请辞。好在皇上尚能厘清界线,念在旧功,仍以顾问恩准他辞职还乡,并赐予“天恩存问”大匾,告示众人。聊以自慰的是,自己的下辈没有像严世番那样,骄横跋扈,都依承祖训“冰雪其清”、安分守己。大儿子卢逵贵阳府知府;二子卢致,福建盐运同知。
    卢勋毕竟年事已高,也力不从心,与严即使没有瓜葛,也是哑巴吃黄连,跳进黄河洗不清。借重修处州城府之机,远离是非之地,摆脱群臣斗争漩涡,决意退隐,告老还乡!给自己找了个台阶——退居二线,退一保二,明哲保身,不愧为是明智之举。卢勋与处州府城结缘,何时结缘,族谱无多记载。由其皇帝敕诰推断,是他的职务范围,当是顺理成章的事。从卢勋所书的《重修处州府城记》的时间来看,正是嘉靖三十九年期间,《白竹卢氏宗谱》有载:
 
                 明    重修处州府城记
                          勋
    余行观列郡城,大率崇厚用石,而吾栝城,顾以砖,高不逾寻丈,址又弗坚,岁久则四弛旁颓,多有拾级处,夜扃门则越者如从枕席上过,承平偷安,可漫不问,比岁始一议及,而以财绌,则徘徊久之,当辛酉侍御崔公,阅视骇焉!顾有司问状,对以栝民艰啬,猝不能就业,会报永丰积粟数十载,几致腐败,为窖蠹者十二三,又颇失籍。公日:胡不出是朽粟代民赀,时司理张君振之,视郡篆,具条其事已有绪,而公行矣。询士大夫父老多愿事,顾豪猾一二辈,倡言徭赋烦浩,诣诸道。上不便状,人情相骇,有司莫敢应。明年仲夏,今侍御张公,按部于兹,风度凛凛。至阅城则益骇日:“安有为周卫阽危者,若是而勿之省耶!”即属郡伯张公。公于是酌条前张君议,大约随旧裁割,期于补绽支倾,取石近用力均减,估雇需金八十余,而粜前粟三万余石,与侍御公区画功费,语合心一。而宪使陈公,参伯张公,相与摧推;既有程矣。于是侍御公乃毅然下令日:“民所以苦者职徭赋尔,赋吾既取诸粟,又独如徭何?”今夫下邑辽远,召力役则妨农,盍微以僦直当几何?日:“邑不过二百金,而令匠石自往募壮者,则费省而倍得庸作力,诚称两便。”于是奉令承指郡公贰卒,夙夜拊循不怠。属丽水殷令廷举总其出入,约周九里三十步,为长一千五百八十丈,丈给价六两。始癸亥仲夏至十一月二十日工成,发仓廪,故民赀省,平徭价,故民力节。核章程,故役工敏,皆我侍御公达权独断,定制施宜。崔公始事于是乎成;郡公集议于是乎决;而累世之业于是乎固。畴不谓非常之功哉!
    人生七十古来稀,将届七十的卢勋。寄居处州府城,功成名就,淡出仕林;儿子为官一方,事业有成,相安无事;归隐乡里,得心应手,顺风顺水,其心也安。没有事务烦扰,享受安逸生活,颐养幸福晚年。正是自己游山玩水,放松心情的好时光,行事在处州其乐融融。可以赋闲写诗,看瓯江碧波涟漪,赏两岸优美风光。到南明山,迈步穿行于怪石,石桥、林荫小道之间,寻找先人的足迹,站在半山峭壁处,吹清爽气之风,听瀑布流水潺潺,借印月池为镜,面壁摩崖石刻,与古人心与心交流。向北宋书法家米芾,讨教书画理论;问沈括忧国忧民方略,科学道理:在南明山最高处云阁崖,学晋代葛洪修道炼丹之术,去葛井当年葛洪炼丹用的水井里,喝几口丹水解解惑,求长生不老之秘籍;坐在石梁卞,、,寺庙中、楼台亭阁里,感“司马’1选胜,.煞是愜意,痛哉快哉!不亦悦乎!多少次,艳阳天、钟鸣声、云霞风、水木草都一-撞击着卢勋的心灵。卢勋饱赏了商明山“秀明”风光,静下心来,诗上心头。欣笔写下:
 
南明山
卢勋
 
斗艳诸天上,坐来钟馨闻。溪平蓝水净,岭簇碧霞分。
选胜同司马,耽奇学子云。观风多暇日,草木亦氤氲。
 
    该诗收录在族谱里,被后辈收藏。除此诗外,笔者还从族谱中读到: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将各派水利分散记载刻碑,同年又制定了修堰条例“四则及新规八则”的丽水知县樊良枢所写的与南明山有关的诗,也收录于此,一并与大家分享:
 
和柘峰翁诗原韵  丽阳令江右  樊良枢
 
离亭歌管急纷纷,把酒淋漓日未熏。民是桐乡犹爱我,人是洛社更推君。
千秋紫气尊前合,一剑苍云马首分。独有南明山色丽,长随练水送殷勤。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8 + 12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卢勋(尚书)与南明山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