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卢广伟

卢广伟将军记事年表
1903年8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通远堡乡二道坊村。字济吾,满族。
其父卢崇梅,经营铁矿、煤矿,家境颇丰。其兄卢广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卢崇梅所营矿产皆为日本侵略者所攫取,乃愤而率长子卢广铎集矿工数百人并乡里民众起而反抗。因械弹不足,力量相差悬殊,卢广铎战死,事败而寂。
1910年7岁,入读私塾。
1912年9岁,就读于通远堡乡完全小学。
1917年14岁,升入凤城县凤凰中学。
1919年16岁,回本乡通远堡小学任教。
在读书、任教期间,初步接受了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新思想。
1920年17岁,转至凤城县警察局任书记(文书)职。
此时结识了时任县警察大队大队长的邓铁梅。邓铁梅比卢广伟大11岁,常给他讲述晚清政府的软弱和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历史。鼓励他投笔从戎,报效国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邓铁梅组建了东北民众自卫军,任总司令。其抗日队伍迅速发展到1.5万人,建立了方圆百里的抗日根据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34年被叛徒出卖被捕牺牲。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誉其为民族英雄。1988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为抗日烈士。)
1922年考入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
是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军阀张作霖汲取失败的教训,在少帅张学良的建议下整军经武。张学良在沈阳大本营创办了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亲任队长,招收17岁以上高小毕业生。卢广伟报名应招,成为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的第一期学员。学制为半年。
1923年任东三省陆军骑兵第一旅见习排长。
初,选入军士教导队深造班(1922年军士教导队毕业后,续入军士教导队深造班骑科学习),至10月结业。11月,任东三省陆军骑兵第一旅见习排长(旅长穆春,驻守赤峰,该旅为奉天省直属辖制)。
1924年1月,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五期(炮科)。张学良任监督,肖其煊为教育长。本期共招收学员324名,学期1年。学习内容为学科和术科两大部分。学科有两项:一为六大教程(战术、兵器、地形、筑城、交通、军制);二为典范令(各兵科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通信教范、内务规则、陆军惩罚令等),以及马学、卫生学等。术科包括操场教练、野外演习、技术体操、劈刺、马术等。教官由国内各军官学校和留日回国军官担任。
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讲武堂第五期学员临时解散,各回原部队参战。奉军仍称镇威军,张作霖自任总司令,下辖6个军。卢广伟原所在奉天骑一旅随黑龙江吴俊升部被编为第五军,吴俊升为军长。第五军从西喇木伦河沿开鲁、赤峰之线,进攻承德。
卢广伟在战斗中表现的勇敢、沉着,运用在军校期间所学的军事知识,指挥得法,充分发挥了火炮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对直军阵地的冲击。在战场上积战功被提升为骑兵第一旅迫炮连上尉连长(任职时间1924年10月—1925年9月,地点:赤峰)。11月3日,吴佩孚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
1925年4月初,重返讲武堂继续学习,至9月初毕业。
9月,被任命为东北陆军第十四师骑兵第一旅山炮连少校连长(任职时间1925年9月—1925年12月。师长穆春,骑一旅旅长徐永和。仍属奉天省直属,归吴俊升指挥,驻守开鲁)。
12月5日,为平除郭松龄叛乱,经张学良提名,被调至升任黑龙江督军公署任中校参谋(任职时间1925年12月—1926年3月),以协助张季英督促吴军尽快出兵讨郭并协调驻黑奉天直属部队的军务事宜。12月24日,郭松龄反奉失败,郭氏夫妇被捕,翌日惨遭杀害。
1926年年初,张作霖将奉系军队原有的20个陆军师整编成6个军团。卢广伟于1926年4月被提升为第六方面军团兵站处上校参谋长(任职时间1926年4月—1927年4月,地点:黑龙江)。第一军团军团长李景林;第二军团军团长张宗昌;第三军团军团长张学良;第四军团军团长韩麟春;第五军团军团长张作相;第六军团军团长吴俊升。
此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受到张作霖等排挤的西北军阀冯玉祥利用奉军与郭军交战的机会,组成国民军,挥兵向盘踞在天津的奉军李景林部进攻,夺取了直隶。于是,张作霖又与吴佩孚和晋系军阀阎锡山联合,组成直奉联军,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张、吴、阎三方联合攻势下最终败退西北。张作霖与吴佩孚建立了北京政府摄政内阁。
1927年7月9日,北伐战争爆发,广州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最后打张作霖。
3月底,为阻止北伐军北上,张作霖命张学良率三、四方面军到河南与北伐军对抗。出征前,张学良便将卢广伟从第六方面军团部调至第三、四方面军团部任中校参谋职(任职时间1927年4月—1927年6月),张学良任三方面军军团长,韩麟春为四方面军军军团长(因韩当时有病,由杨宇霆代任)。两个军团合署办公,驻扎河南郑州。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怀仁堂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职,独霸了北京政权。
本年6月,张作霖对军队进行了整编,统称为“安国军”。张学良仍任第三方面军军团长,授陆军上将军衔。由于三、四方面军团部撤销,卢广伟被任命为第三方面军炮兵第三团中校团副(任职时间1927年6月—1928年1月,地点:北平)。第三方面军下辖5个军另1个炮兵军。炮兵军军长为邹作华,驻守北平。
1928年1月16日,升任炮兵第三团上校团长(任职时间1928年1月—1929年12月,地点:北平)。
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谋害炸死。7月2日,东三省议会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军从此改称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为东北军。
1929年12月,张学良命他的卫队长刘多荃把原三、四方面军的卫队和原张作霖的卫队整编为东北陆军步兵暂编第六十一团,对外是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卫队。该队统带刘多荃,参谋长王秉铖。下设两个步兵队,队长戴联玺;骑兵队队长吴泰勋(原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之子);卫戍队队长谭海。12月2日,张学良签署任令:卢广伟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卫队骑兵队上校队副(任职时间1929年12月—1932年2月,地点:沈阳、北平)。
1930年9月18日,卢广伟在沈阳加入国民党。东北易帜后不久,南京政府颁布了新的东北军番号,又发令东北军凡上尉以上的各级军官,有愿加入国民党的自愿申请登记,后报请南京中央党部备案,就地集体宣誓入党,并每人发给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书籍学习。
10月9日,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1月7日,张学良赴南京列席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抽调了一个多连的随行护卫队。卢广伟护少帅随行南京,并一同拜谒中山陵。12月,南京政府明令褒奖张学良,并在北京设副司令行营,所有东北、华北各省军事均由张学良节制。
1931年4月18日,张学良的副司令行营从沈阳移至北平顺承王府(即现在全国政协的办公地点)办公。4月19日正式成立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行营。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八省军务。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军队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沈阳一夜间失守。卢广伟受命组织近卫团紧急护送张府家眷撤往北平。
11月16日,张学良成立北平绥靖公署,张学良任主任(1932年8月8日辞职)。
1932年2月,任北平绥靖公署卫队骑兵队上校队副(任职时间1932年2月—1932年8月,地点:北平)。
8月20日,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卢广伟晋升为军委会北平分会卫队骑兵队上校队长(任职时间1932年8月—1933年2月,地点:北平)。
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3日山海关失守。2月,张学良任华北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同时,对东北军进行了整编,将原来的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编为4个军(每军辖4个师)。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第五十七军,军长何柱国;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并将他的行营卫队(即原来的陆军暂编第六十一团)扩编为独立第一〇五师。张学良自任师长,刘多荃为副师长。该师为甲种师,下辖3个旅,每旅辖3个团。另建有骑兵团。
2月10日,张学良任命卢广伟为陆军独立第一〇五师骑兵团上校团长(任职时间1933年2月—1936年2月,地点:北平)。
2月18日,卢广伟护卫张学良到承德指挥“热河保卫战”,并率骑兵团参加战斗。3月4日,承德失守。3月11日,张学良在蒋介石的暗示下通电下野。4月11日,张学良由上海携家眷乘船出国考察。1934年1月8日回国。3月1日就任豫鄂晥三省“剿匪”副总司令代总司令。总部武昌。
1934年9月,卢广伟奉命赴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受训。
第三期训练团9月9日开学,27日结业。在受训期间,蒋介石分别于11日和15日两赴军训团致训。
1935年8月,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骑兵训练班学习,学期半年,于1936年2月毕业。
此时张学良已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代总司令职。总部设西安。在“围剿”红军的作战中,第一〇六师、一〇九师被红军全部歼灭。一〇九师师长牛元峰被击毙,一一一师两个步兵团和师直属队被红军歼灭。何立中师长被击毙。六十七军一〇七师六一九团4个营也被红军歼灭,团长高福源被活捉。卢广伟所在的独立第一〇五师此时配合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防守洛川。卢广伟回到部队后,看到东北军惨重的损失,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产生怀疑,视为“非法之谋”,并向张学良递交辞呈,辞去第一〇五师骑兵团团长之职。2月10日,改任西北“剿匪”总部军械组上校主任(任职时间1936年2月—1937年6月,地点:陕西西安)。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西安事变最终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2月26日,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扣留。随后,蒋介石便对20万东北军进行东调、整训、整编,由每军4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2师的乙种军编制。于是东北军离开陕西,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整编后的东北军共6个军。即:第四十九军,军长刘多荃(此军是由原张学良的直属卫队独立第一〇五师扩编而成的;辖第一〇五师,师长高鹏云;下辖三一三旅、三一五旅。第一〇九师,师长赵毅);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第五十七军,军长缪澂流;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骑兵军,军长何柱国。
1937年6月至1938年9月任陆军第四十九军第一〇五师三一五旅上校副旅长,率部参加华北沧州、上海、无锡等抗日战役。
6月,卢广伟随东北军东调至河南南阳进行整编。6月30日被任命为陆军第四十九军第一〇五师三一五旅上校副旅长。
7月,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培训。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开办综合性的“第二届庐山暑期训练团”。卢沟桥事变打破了蒋介石依靠外交途径解决中日问题的幻想。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趋成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该年开办了二期训练团,其任务是为抗日军队培训军官,学员多来自各抗日军队,也包括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7月1日,第一期开学。卢广伟于7月26日二度赴庐山参加第二期培训,于8月25日毕业。
9月,卢广伟所在的第四十九军刘多荃部于8月初从南阳移师河北沧县姚官屯一线,同第四十军第三十九师庞炳勋部,担任保卫津浦铁路与运河沿线的正面防御任务。
9月4日,日军以平汉线为主攻方向,集中华北驻屯军主力第一军的第十四、二十师团约7万人,沿平汉线向保定、石家庄进攻。9月24日,中国军队放弃保定。9月13日,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二军第十师团和十六师团约10万人沿津浦铁路两侧南犯,逼进沧县外围中国守军防御阵地。即日战斗打响,直到29日战斗结束。在沧县姚官屯防御战役中,中国守军伤亡过半,仅第三十九师就伤亡官兵5000余人。
本年8月13日,日军组织30多万人的精锐部队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8月23日,日军在吴淞等地登陆。9月29日,淞沪战场第一道防线被日军突破。10月26日,中国守军又退出第二道防线,上海战局吃紧。是时,蒋介石紧急征调刚刚从华北战场上撤下来的东北军第四十九军、第六十七军迅速南下增援。
10月31日,东北军第四十九军赶赴上海战场,四十九军第一〇五师在南翔以南的徐家桥、界碑桥一线布置阵地。第一〇九师在枫泾一线布防。一〇五师占领阵地后主动出击,11月2日,打退正面敌人,将阵地“推进至桃宝、范家庄、江桥之线”。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取得初战胜利。6日,大批日军向一〇五师的新阵地反攻。一〇五师各部顽强阻击,将敌人拒之于防地之前。但一〇五师伤亡颇重。在枫泾一线,一〇九师与在杭州湾登陆沿沪淞公路北犯的日军发生激战,经过两昼夜的战斗。该师几乎牺牲殆尽。4个团有3个团长阵亡,营长阵亡了三分之二,士兵大部分殉国。卢广伟在此役中负伤。淞沪会战自11月12日结束,战斗整整进行了3个月。
1938年5月,参加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受训。
8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12日日军进犯安庆始,到10月25日武汉失守共持续了4个半月。东北军第四十九军刘多荃率所辖第一〇五师(师长高鹏云、副师长王铁汉)、一〇八师(师长张文清)奉命固守长江沿岸的长山、香山防线,归江防军总司令刘兴指挥。
武汉会战打响。作为这次会战的前哨阵地马当要塞,由彭泽的马当山和东至的长山、香山等重要阵地组成,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会战前,发生在长江沿岸长山、香山阻击战,是苏皖赣鄂境内规模空前的抗御日寇的悲壮的海陆空大战。中国军队数万官兵浴血奋战,阵亡数千人。长山、香山阻击战前后坚持了半月之久。毙敌数千人。击沉、击落、炸毁日军舰艇、飞机多艘(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卢广伟此役中再度负伤。
9月1日,在武汉会战进行中,卢广伟擢升为第一〇五师三一五旅少将旅长(师长高鹏云升任四十九军副军长。副师长王铁汉升至第一〇五师师长)。
1939年3月21日晚,赣北修河战役打响,日军步、炮、空协同攻击,以猛烈炮火向担任修河正面防御的第一〇五师阵地轰击,炮弹里还夹杂了大量的喷嚏式瓦斯弹。三一五旅第六三〇团防守的五谷岭阵地,经过日军昼夜不停的炮击和敌机的配合轰炸,伤亡惨重,完全失去防御能力。第二天下午,日军强渡修河,阵地失守。日军利用这个缺口,组成以装甲车为主的快速部队,沿公路向安义、南昌进攻。蒋介石闻知修河失守,下令要四十九军刘多荃负责反攻,收复已失阵地,否则,即唯拿军长是问。一〇五师长王铁汉手中又无预备兵力,只有督促第三一五旅旅长卢广伟速以预备队第六二九团实施反攻。卢广伟亲自率领第六二九团趁深夜敌机不能活动,越接近敌人,敌人炮火越失去作用的机会,向敌人占据的阵地发起猛攻。以手榴弹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夺回了五谷岭。天明时分,正当卢旅与正面之敌奋勇拚杀之时,忽然发现大队日军已越过右翼第七十六军第七十六师防区,从卢旅坚守的五谷岭阵地右侧背包抄上来。卢广伟见腹背受敌,又不见预备第九师派来增援的第二十五团的踪影,于是便指挥部队冲出重围,全团在突围中大部牺牲。
南昌会战修河战役中,第一〇五师损失惨重。战后整顿时,勉强组建成3个团。旅的建制被取消。
6月至10月,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任职时间1939年6月—1940年10月,地点:江西新渝)。
第19集团军总司令为罗卓英,归第九战区指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代司令长官薛岳。副司令长官罗卓英、杨森、王陵基,参谋长吴逸志)。此时罗卓英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司令又兼第十九集团总司令,副总司令刘膺古,参谋长罗为雄。指挥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卢汉),第七十四军、第四十九军。卢广伟到任后,正值中国军队积极筹备长沙会战。1939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1940年10月,调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任游击政训班少将副主任(任职时间1940年10月—1941年9月,地点:长沙)。
1941年9月27日,蒋介石委任卢广伟为陆军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任职时间1941年9月—1944年5月,地点:安徽凤台)。
骑八师原是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1937年8月奉国民政府委员会之命而组建的一支抗日骑兵师。该师以原青海海南警备司令部所属一旅为基础,合并驻防马步青部的部分官兵,并征调大通、互助、湟源3县的民团,以回、东乡、撒拉、保安、藏等族人员组成,共8000多人。其中回、东乡、撒拉、保安民族的人员占部队总人数的70%。同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令给这支骑兵部队予暂编骑兵第一师的番号,正式任命马彪(回)为师长。下辖3个骑兵旅。同年10月,该师在马彪的统领下挥师东征,转战陕、豫、皖诸省。一路上,骑兵利用机动性强的优势不断打击日寇。在途经陕西潼关时,渡河奇袭山西运城,把1000余名日伪军一举歼灭。1938年初,骑一师进驻河南第一战区,布防陇海沿线。1939年8月10日,盘踞在淮阳的日军南犯,骑一师奉命阻击,在郭平楼歼灭日军一个中队。随后马彪挥师渡河与日军主力拼杀。日军退回淮阳城。马彪命令全师强行攻城,日军急电开封增援,骑兵师打了一夜攻坚战,至凌晨攻破南关和西城门。此时,开封日军调集的一支机械化部队,乘着100多辆卡车和装甲车,载着10门大炮,突破国民党7个主力师的防线,兵临淮阳。骑兵师腹背受敌,双方展开了空前惨烈的厮杀。经过3个多小时的反复争夺,双方都负出了惨重的代价。日军向骑兵师阵地发射毒气弹,数百名骑兵战士顷刻之间倒在黄烟之中。马彪急令部队撤出战斗。
淮阳一战,马彪师俘虏日军20多人,歼灭日军800余人,伪军1000余人,缴获机枪130挺,迫击炮3门。骑一师则阵亡将士2000余人,损失战马千匹。
不久,骑一师又在一次突袭中围歼日军骑兵500余人。日军为了报复骑一师,即抽调重兵,配以重炮、坦克,向骑一师驻防发动围攻。因敌我力量悬殊,骑一师主力迅速撤退,留下百余名官兵阻击掩护,官兵们背水作战,直至弹尽后集体投水自溺,壮烈殉国。
1940年5月,骑一师奉命调赴豫西叶县、舞阳一带。7月又调至豫皖边界的临泉、沈丘两县,并在此期间进行了整训。为了便于指挥,部队取消了旧的旅营建制,改为师、团、大连编制,番号改为骑兵第八师,马彪仍任师长,属第一战区战斗序列。8月,骑八师奉命驻守涡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三角地带,以牵制津浦铁路蚌埠沿线的日军。骑八师不时出其不意地袭击并破坏敌占区铁路、公路、桥梁等,断敌交通要道,阻滞其物资运输。9月,骑八师派一个工兵连和一个步兵大连,进驻涡河北岸的重镇——龙岗镇,并构筑了两道防御工事,用机枪扫射尾随坦克冲锋的敌步兵,并派出两个骑兵大连,疾速渡涡河迂回突袭来犯的日军,使日军伤亡惨重。经过这次战斗,骑八师的声威传遍附近敌占区,使日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从此,“马胡子军”的威名传遍皖北敌战区。
1941年,当骑八师初到展沟的时候,简直没有军风纪可言,强占民房,有些士兵见了住户的鸡鸭鹅,捉了就杀,走路斜抄近,骑兵踩庄稼,有的官兵甚至游荡嫖娼,强奸妇女,无法无天。师长马彪,置若罔闻。
1942年夏,马彪离职,马步康(回)接任骑八师师长。不久,骑八师归第五战区指挥,属骑兵第二军所辖制(骑二军军长为廖运泽,原为何柱国)。
卢广伟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后即深入部下及老百姓中间,调查了解部队军风纪的情况,然后针对问题与师长马步康磋商研究,制定了整饬军风纪的措施。政治部首先办起了学习班,抽调连排级军官,轮流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对官兵进行爱国爱民教育,军风军纪军法教育。要求官兵严守军风纪,不许殴打和欺压平民百姓;不许动群众一草一木,损害群众利益;不许奸淫调戏妇女。要求官兵要替百姓做好事,搞好军民关系,做百姓欢迎的军队。要求严格,违者严惩。杀人者奸污及盗者死罪。当时师部有个叫李冰杰的校级军官,与军务处处长是亲姑老表,不顾军风纪,与当地一些赌棍烟鬼混在一起,吃喝嫖赌,胡作非为,集体强奸民女。案发后,当即被政治部逮捕严办,交军法处判处死刑,就地枪决。从犯也绑去一同陪斩,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为了对部队官兵加强教育,搞好军民关系,师政治部还成立了一个宣传队。设有剧团,为百姓演出四平调、梆子剧颇受群众喜爱。老百姓每天去看戏,军民间的思想日渐沟通,军民关系也日渐好转。
1942年,展沟遭受水灾,位于展沟集北首太山庙内的展沟中心小学,被大水冲成一片废墟。展沟地区民穷财尽,无力复校,令人忧心如焚,一筹莫展。当时,校长王西渠除了向当地政府请示,号召和发动群众集资筹款建校外,就向当地驻军骑八师的领导马师长和卢主任请求援助。他们深为同情,立即答应,尽力支援。于是号召和动员官兵,积极捐款,支持建校。卢主任亲自组织人力物力,调动一切力量,帮助筹建校舍,添置桌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为学校共建教室9幢,添置桌凳120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展沟中心学校,又得重新兴旺发展。展沟人民提起此事,至今仍念念不忘。
当时,洪水不但冲毁了房屋校舍,也冲跑了教师。教师缺乏,教学困难。为了解决教师不足问题,政治部主任卢广伟,将自己大学毕业的长子卢大修,送往学校当义务教员,并且还从部队里抽出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知识的指导员到学校去讲课。为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卢主任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全体师生作报告。他对教员要求讲课要授之以新法,就是讲到一定就要做到,二者结合,进行教学。如讲自然科学知识,教师要用电池装电灯,做实验给学生看;上体育课要教学生,学会劈刀打拳;上音乐课要教学生学会抗战爱国歌曲。如《拿起红缨枪》、《保卫黄河》、《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歌。使当时学校出现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新局面。
当年的师长马步康、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卢广伟很重视军民关系。每当夏秋大忙季节,他们既派部队官兵下去,帮助当地老百姓收种打场,并严格要求帮助当地老百姓干活,只准喝茶,不准吃饭。当时师部住在张楼,师长马步康就曾亲自在张景祥及其他老百姓家打过场,收过庄稼。卢主任不断亲自到场里检查官兵干活的情况,要求割净,颗粒不丢。
1944年4月,率部参加豫、湘、桂战役,5月5日在阜阳保卫战中以身殉国。
1944年春,日军为了打通平汉线进军西南,从郑州沿平汉线向南发动了侵华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攻势——豫、湘、桂战役。日军4个师团另5个旅团共14.8万之众,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向我豫中进攻,豫中诸县相继沦陷。4月24日,蚌埠田家庵的日军第六十五师团为配合豫中攻势,出动空军、步兵、骑兵、炮兵共计5000余人,沿颍河进犯阜阳,首陷杨湖镇,继陷正阳关、徐克、颍上,形势十分危急。4月27日,骑八师接到阻击敌人命令后,卢广伟即率两个骑兵团驰往颍上御敌。在颍上境内的十八里铺附近与日军骑兵前哨部队遭遇。按照日本骑兵下马作战的惯例,卢广伟当即决定趁敌人下马尚未集结之机发起冲击。骑八师的战士训练有素,马术精湛,每人配一骑、一枪、一刀,官兵性格强悍,勇猛无比。战士们手挥马刀,旋风般冲向敌阵,居高临下,马踏刀砍,日军骑兵来不及还击就成了刀下之鬼。敌200多人,死里逃生者仅20余骑。而骑八师几乎无一伤亡。5月2日,日军组织步骑兵1500余人,飞机1架,大举进攻骑八师阵地,激战两个多小时,骑八师被迫放弃阵地后撤。5月4日,千余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两路强攻骑八师阵地。在卢广伟的指挥下,骑八师沉着应战,一天内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创,使敌人未能前进一步。
5月5日,日军集结了2500余人,兵分多路推进,激战数小时,双方伤亡惨重。日军派出3架飞机,在骑八师阵地上空低空盘旋扫射、投弹,当日10时许,骑八师指挥部被日军空投炸弹击中,卢广伟与其他6名官兵以身殉国,时年41岁。
战后,师长马步康组织人员将卢广伟等100多名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到马店集南马庄(现利辛县境内),购置一块地进行安葬,并亲自主持安葬仪式,为牺牲烈士立了纪念碑,修建了骑八师烈士陵园。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何柱国在纪念碑上亲笔写了挽联:青山埋忠骨,碧血化长虹。
为追念其功勋,国民政府明令予以褒扬,以彰忠烈。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卢广伟为革命烈士。
解放初期,骑八师烈士陵园被夷为平地。后于1986年,利辛县委统战部批示当时的马店区委组织人员对国民党骑八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卢广伟的陵寝进行重修,并将由骑八师师长马步康亲笔题写的“陆军骑八师抗战殉职烈士墓碑记” 墓碑重新竖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