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金公世系考之祭文篇
卢坤城
2008年2月因哥哥努力帮忙,我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承包了天宝供销社墨溪第二门市部经营农药零售。无意中我回到了老祖宗的脚下谋生,但是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
在经营第一天,墨溪卢桥头卢高仁宗亲就到店里喝茶。从他口中才知道原来父亲在我小时候一直提到的卢桥头开基祖地就在附近,卢桥头已经传开说有个宗亲来墨溪开店,也才知道天宝镇的民风对于宗亲观念如此浓厚。也在开店当天,墨溪村当地大姓戴氏族人也有老人家来店里泡茶聊天,也许听闻了我姓卢,特来念叨些当地家族史来给我听听。当得知我是外县来的卢氏以后,戴姓老人家开始在我面前数落卢桥头的不好,说卢桥头他们祖上卢杞,人很坏,与番邦和好害我们戴氏祖上,我们跟他们不结亲等等说了一堆。之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有各种信息传来,包含来自卢氏族人与戴姓两方面信息。
这些信息总结起来就是:两家结怨了,缘起来自于卢杞。当时卢氏很长一段时间在当地是一等一的大族,人口横跨两个村庄。同时对于卢杞是哪个朝代的人守祖族人自己都不知。宗祠门口牌坊非常多,在农业学大寨时破坏殆尽,人口在长毛反(闽南称太平军的叫法)时被屠村突然骤减,现在守祖族人都是在兵祸后从周边回来的。这些信息量很大、很破碎,因当时我从未接触过家谱,也没参与任何宗亲族之事。所有信息到我这里,也只是听听,无法做个厘清跟判断。
2013年,因我哥卢金城发起重建卢桥头“显承堂”宗祠,我有幸参与其中,盘桓我心中多年卢杞其人终于在族谱里看到!卢杞公名字不是出现在子孙名录里,而是在历代祭文名录中的一篇祭文里。他不是漳州卢氏的直系子孙,而是漳州开基祖如金公直系亲属。至此戴氏口中的卢杞问题得以解开!也正因为这篇祭文的存在,开启了如金公世系源流一个佐证窗口。下面把这篇祭文抄录呈上:
唐丞相杞祭文
大唐建中四年(783年)癸卯八月十有一日,四代侄孙杞,念叔祖如金,夙著勳烈,阻隔遐方,不得以身泣祭,乃上其事于朝,谨差锦衣卫千户杜殻,奉祀往奠,以文云:于戯,旷百世而相符者,心也;异界域而相感者,气也;历异代而使人追念不忌者,祖宗之功德也。嗟我叔祖如金,与祖同出。昔与陈将军奉命戍闽,维时不轨,潢池弄兵。陈公既蹶,我公用张;虓虎一奋,鸟集鹰扬。山谷震响,鬼神底宁;狼顾鼠拱,于焉来庭。豫我神祖,中心聿貺;何以策勳,丹书铁券。顾侄何能,备位宰相;极力扳援,莫步后尘。谨差僚属,宛若亲临;九原不昧,鉴此一醇。
卢杞(?―约785),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卢杞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卢怀慎,唐玄宗开元初年担任过丞相,是个大清官;父亲卢奕,是唐朝天宝年间的御史中丞,洛阳失陷时,因为痛骂叛贼安禄山而被杀害。卢杞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京师失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屡上疏弹劾其罪,遂贬新州(今广东新兴)司马。贞元元年(785年),卢杞又被贬作澧州(今湖南澧县)别驾,在赴任途中,病死在船上。
公元783年,卢杞作为当朝丞相,亲派僚属不远数千里到漳州祭奠卢如金公,既可见卢如金公在当时的威望与影响,也可见卢杞丞相与卢如金公的关系非同一般,祭文明确称如金公是四世叔祖,说明他们是五服之内的亲属关系。查阅史料,卢杞是卢度世三房卢昶八世孙,由此可得出卢如金公也是三房卢昶后裔。这为我们寻根探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