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关于宗族平息纠纷的事态借鉴
语音.关于宗族平息纠纷的事态借鉴

 

出世一套卢氏家谱 平息了多年的纠纷
 
——来源:卢氏new网
 
   国有史,地方有志,族有家谱,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族谱被当成四旧用火燒了,宗祠拆掉了,文化传承没有了,产生了很多误传和不必要的纠纷。
济源的关阳和武山村的卢氏先祖是兄弟关系,后商本族中有事都能互相交流帮助,每年组团互访。大家熟知的关阳渡口船上卢氏人,遇上武山卢氏人渡船不收船票;武山清明会上,武山村卢姓人遇到关阳人邀请到家吃饭等。这种友情风俗习惯传承至今。
   可在30年前发生一場那里是老大的爭论风波,关阳人说:百元为大哥,元为开始,老人传说至今。武山人说:百通为老大,长子不离祖(卢仝墓在思礼)。双方为此爭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拜访时不吃饭进行抗议,几年互不往来。
   我知道后,多次到双方地域找族长和有识之士的卢一香、卢一明、卢光青、卢爱国、卢一瑞、卢强、卢左京、卢银州、卢建华、卢小群等人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先祖已过600余年,谁大谁小无所为,爹和伯不差多远,先搁置争议,向前看,不要闹意见,等有证据出现后再确定。虽然双方恢复了交往,可有的人心中还是有块心病圪塔,私下不断议论。
   无独有偶,这事传到孟县国医馆卢书涛耳中(原是关阳卢姓的一支,迁盐仓又迁孟县),他把珍藏在红薯窖中30多年,用油布包的卢氏家谱抖出来观看(当时抄家,父亲冒着生命去保护),虽然纸薄掉片发黄,可字籍清晰可见,上面记载:济源卢氏原是山西洪洞城南十里铺人,在明代洪武32年迁入济源。由关阳、武山卢氏合修族谱序中:惟关阳、武山为我卢氏起籍地,卢仝后裔19世百元移居关阳,留弟仍居武山者,以先人坟墓在(这是原因)。关阳始祖讳百元,武山始祖讳百通伯仲也。(谱烂有的看不清,这里是三处合并。另有三、四弟迁居安微、山东,有的传说不一,无谱记)。
序文是当时代“孝廉方正”关阳卢氏族长卢昭及名儒廷臣二人谨识;关武两村过去都是合修祖谱,共同续“辈字表”。
   卢书涛大喜所望,邀请思礼(古名武山,因纪念县委于思礼书记牺牲而改名)的卢和平;关阳村的卢银州等人前往观看,白纸黑字,毛笔草楷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落款是:19世卢昭、廷臣谨识,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新正月上元日,加印有图章。
   由于家谱的佐证,双方卢姓族代表人回村后,各自对大家进行了解释,解除了双方各自心中的圪塔,化解了纠纷,双方和解于好。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5 + 17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语音.关于宗族平息纠纷的事态借鉴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