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村“宝珠村”
深山古村“宝珠村”

 

微报讲南平 | 深山古村“宝珠村”

——来源:南平微报 2017-04-27

前言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

《微报讲南平》,带您了解南平的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发思古之幽情,叹世事之沧桑。

今天咱们来说一说深山古村“宝珠村”。

在南平有这么一句话叫“文不过宝珠,武不过樟湖”。昨天我们说了樟湖坂的万寿塔。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南平的“宝珠村”。

 

宝珠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茫荡山的西侧, 海拔近千米,距南平市中心40公里。全村下辖大垄、小岩、外盖等3个自然村,有302户,1200余人,拥有耕地面积2200多亩,山地面积32000亩。宝珠村是茫荡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村落,有“海西第一村”之美誉,具有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

 

宝珠村虽然是个小山村, 但是它的历史可不寻常, 据《南平宝珠山卢氏家谱》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河北涿州人、车骑将军卢珖随王潮、王审知率光州、寿州部队自河南入闽,因功封镇闽将军,居闽县(今福州),五代闽通文、永隆间(936-942)迁居尤溪,为尤溪守将。闽天德三年(945年),南唐灭闽,卢珖裔孙卢甲元迁居宝珠,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甚至有人提出“先宝珠,后延平”,认为它的历史比南平的还长。

 

景点介绍

瑞龙桥

瑞龙桥又叫“凌云桥”,坐落在宝珠村村头,因建在龙坛山麓的凌云谷边,故名。桥下并没有溪水,只在桥台正中开有一个桥洞,它与村尾的宝珠桥一样,是用来拦截风水的,两桥对峙,相距五六百米,将宝珠村拦在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聚宝盆,瑞龙桥始建于清代,1987年重建,为木石结构,单孔,南北走向,全长27米。

 

 

晴雨树

在瑞龙桥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红豆杉 ,相传树龄约六百余年了,当地人称之为“晴雨树”。之所以叫晴雨树是因为夏天时,每当阳光照到树上,便有星星点点的“细雨”飘然而落,天气越热,太阳越强烈,雨点越大、越密,仰脸而望,从树缝洒下的缕缕阳光和“细雨”交织成美丽的光环,呈现出七色彩虹,真乃世界自然奇观。有诗为证:宝珠晴雨树珍奇,林海苍茫神采飞。饱风历霜身益健,雨淋汗滴舞朝曦。

 

接龙桥

接龙桥与瑞龙桥隔着宝珠岭, 虽号称为岭, 也不过是座相对高度不足五十米, 东西宽不过百米的小土丘。接龙桥始建于清代,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建。

该桥也与风水有关,原来茫荡山脉至黄石山山麓,距宝珠岭约三十米处中断,村民们建了一座桥,接上进村的风水龙脉,故取名“接龙桥”, 这座桥根本没有桥洞,就是座旱桥。桥长二十来米,共26柱5楹,桥身木质结构,廊屋为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顶覆青瓦,两侧设长凳、护栏,施以雨披。

据说此桥的始建者乃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举人卢畏垒,嘉庆年间,他担任宜昌分府知府,职不高,却一身正气,公正廉洁。其最大的壮举是将治理黄河后节余的万两白银如数上缴,不料却被上司私吞。他知道后,怒而上书皇帝,追究贪官,因此得罪朝廷权贵,丢官去职。回乡后,他以耕读为乐,与此同时,还为乡亲做了不少好事,“接龙桥”便是他的善举之一。

 

 

卢氏宗祠

宝珠村为卢氏聚居地,清康熙三年(1665年),在禄房第八代卢祯贤(国子监监生,即太学生)倡议下,卢氏宗亲在今宝珠村村部礼堂右侧建造“卢氏宗祠”,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重修,2002年再次大修。

卢氏宗祠门口有一幅对联:“姓自长清采邑地四大名门望族,祖籍范阳涿州郡八相佐唐世家”。长清即齐桓公封给卢氏始祖高傒的封地“卢邑”,涿州则是汉高祖刘邦赐给开国功臣、燕王卢绾的封国,汉代为涿县,唐代为范阳。对联写明宝珠村卢氏是卢氏正宗后裔,以范阳为郡望。

 

 

临水宫

主要祭祀临水夫人陈靖姑。相传陈靖姑,生于福州,唐大历年间一位坤道,师承许逊,神通广大,芳年早逝而成神仙.又称为三山女神、临水陈夫人(太后)、娘奶,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为妇女与儿童的保护神。

 

 

越王亭

它又名“越王棋亭”。亭中记载:唐末五代闽越王王审知率部入闽,途径宝龟山,与镇国将军卢珖在此对奕,故名。公元945年闽国为南唐所灭,珖之裔孙卢甲元迁宝龟开基,衍传至今。

 

 

宝珠长桥

行至村尾有风水廊桥--宝珠长桥。

宝珠长桥始建于明初,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东西走向,单孔,桥台砌卵石,桥面铺设块石,全长37米,宽6米,高4.5米。廊屋为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飞檐翘角,覆以青瓦,计13楹64柱,榫头穿接,不用栓钉,桥两旁设有长凳、护栏,桥外侧施遮雨板。

 

 

桥中的神龛供奉的是玄天上帝,即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得道,手下有三十六将官,足下蹑龟蛇二将,每每斩妖除魔都御剑出行,武当山就是取“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中的武当二字命名的。神龛两侧有联曰:“以三十六修成道德;得七十二化伏龟蛇”,龛内油灯长明,香火不断。

 

天王殿

宝珠长桥的桥东是天王殿。殿内供着五位神像,正中为华光天王,又称华光大帝、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马天君等,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相传他名叫马灵耀,生有三眼,民间称“马王爷三只眼”指的就是他,因他身藏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妖伏魔,故又称“火神”。

 

福主庙

宝珠长桥的桥西是福主庙,福主即土地公。殿中的土地公头戴宋朝官帽,有帽翅,衣服前有龙首,座椅扶手为二龙头,边上还供奉着土地婆。庙前栽有桂花树,希图保佑村里的读书人能够“折桂”,出人头地。

 

路线指南:

在南平市区闽北饭店对面的乡镇公交站,有去宝珠村的车。
班车时间:早上8点 中午12点 下午4点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5 + 16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深山古村“宝珠村”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