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充修改福建卢氏祠庙资料的通知
关于补充修改福建卢氏祠庙资料的通知

 

 关于补充修改福建卢氏祠庙资料的通知
 
各市、县卢氏会:
   《福建姓氏志》(卢氏章)祠庙部分已形成初稿,但还有部分市、县资料不全,今将初稿公布于后,请各地卢氏会认真对照,如有缺漏要及时提供资料补录,如有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如有照片请附,如属县级以上保护单位,务必提供清晰照片前已将“卢氏聚居地”“谱牒”两部分发出征求意见,请各地务必抓紧修改补充,及时报送,以免贻误造成《福建姓氏志》(卢氏章)无法编修。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卢瑞华
                                                            2017523                      
                   
 
福建卢氏祠庙
福州市
 
    鼓楼区
 
坐落在南后街文儒坊13号,为永定卢氏商人等所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迎入卢等先祖,历年八月二十三日乡试时行祭。该祠供永定卢氏商人及进省城赶考举子寓所。民国初年,林白水、黄展云等革命志士,曾在此举办蒙学堂,兴办新式教育。
卢氏大宗祠   
福建省垣卢氏宗祠,建于前清,由本省各郡邑范阳卢氏宗族协作,鸠资共建,座落在省垣福州乌山南麓。祠内辟出官房,为乡试科岁考的卢氏子侄提供下场寓所。故以往每年值八月乡试行祭。厅堂中悬匾“范阳派衍”,为卢天成所题字。祖龛祀奉有唐代卢如金、宋代卢玉溪(孝标)、明代卢一诚等先祖。1952年,祠址为人民政府所征用,宗人平均发给补偿费。
卢氏先贤祠   
在福建省会福州城南乌石山之麓,明代鸿儒卢一诚(福清人)挂冠“讲述堂”讲学处亦在祠内。
    福清市
秦溪卢氏宗祠(福清港头南芦卢氏)
秦溪卢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戊午年(1558),民国壬申年(1932)扩建前落,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2002年依原建筑规制重建,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城头镇凤屿上元卢氏祠堂(文字待补)
 
城头镇凤屿一甲卢氏祠堂
始建于清朝康乾期间,座落在凤屿村中心地带,座北朝南。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小学和村医疗所,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新校舍建成后,才恢复为祠堂。1998年依旧制重建。
上迳镇北坝村卢氏祠堂,民国5年(1916)年建,面积约400平方米。
    长乐市   
浮岐卢氏宗祠
宗祠坐落在猴屿乡浮岐村筹峰山东麓。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始建后经几度维修扩建,今祠堂占地面积九百平方米,周围虽以混泥筑墙,但厚达二尺八寸。内部营造以木结构为主。清雍正、隆年间,科举中榜者众,大厅梁上悬有数幅“会魁”、“进土”、“解元”、文魁、选魁等牌匾,罗列大小旗杆碣。光绪年间复修。1993年重修。
    连江县
桂林卢氏宗祠
始建时间不详,清光绪八年(1882)由卢开实、卢瑞英主持在原址扩建。扩建后的祠堂四周以土夯筑围起,院内三进式四扇结构,于光绪十年(1884)竣工。1952年被改作桂林初级小学,1994年学生搬到新校,祠堂归还卢氏。
塘口卢氏宗祠
2002年起建,2004年完工,建筑面积270平方米。
江南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坐落在江南村,4世五兄弟建于清代1856,坐南朝北,三大院落,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前落为宗族议事厅,中落为供奉祖先牌位,后落为庭院,内设卢家书院,外围还有很大一块空置地。连江第一中学于1923926日在卢氏宗祠创办。1949年后第六中学占用,1955后座遭火烧毁。1999年宗祠归还卢氏同年重修中后落被改用后未归还,今祠堂不足100平方米。
    闽清县(文字待补)
 
 
    永泰县  
    同安镇秋垄卢氏宗祠
    坐落于西安村村尾,始建于明嘉靖末年始迁祖卢招。清乾隆八年(1743),匪盗侵境,宗祠被焚毁,同年重建木构宗祠民国三十二年(1943)重建,建筑面积345平方米。2016年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秋,卢氏族亲择地在同安镇占柄村起建支祠。
同安镇秋垄九座寺
    九座寺祀卢公,卢公永泰三十三都(今嵩口镇)人,为僧于闇亭,修道六载,辟谷不食。康熙四年(1665)九月,告乡人以死期,火化后乡人祀之于亭中,祈祷者众,人呼为卢祖师。1935年5月,闽赣省委率领的红军在德化、永泰、仙游三县交界的紫山失败后,中共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钟循仁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寻找党组织未果的情况下,两个人便到秋垄九座寺栖身。钟循仁改名黄家法,杨道明改名谢长生。后经方丈妙智法师介绍入闇亭寺隐名当和尚。
    后亭锦屏卢氏宗祠
    后亭卢氏6珠添公于明万历年间(1589年—1593年)肇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兵,康熙甲申年(1704建;道光庚戌年(1850)倒堂重建。祠堂建筑属典型清朝江南民居建筑风格,悬山顶式土木结构,脊梁钩心,朱栏青瓦,飞檐翘翼;正座木结构,高9米,下座土墙,高5米;二进厅堂,正座大厅,二庑回廊,中有天井;堂上世奉历代先祖建筑面积516平方米,另左阁楼面积144平方米,共占地面积2718平方米。   
 
     
 
                       厦门市
 
    同安县卢氏宗祠
    在前宅村,祀卢宗兴;一在古庄村大社里,堂号“本音堂”,祀卢宗
杜桥姑阪村一座,祀开基始祖卢汝凤(字鸣梧)汝凤于明万历年间由长泰迁同安杜桥乡,为长泰青阳之二派。
    漳州市
    芗城区  
卢氏宗祠“显承堂”,在天宝镇卢桥头村,系祭祀卢如金的专庙特祠。
    龙海市
龙门卢姓宗祠 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和平村三坑社,堂号“追远堂”。建于明初,历代曾多次修葺。
    漳浦县
 
范阳卢姓祖祠 位于杜浔镇范阳村,堂号“观海堂”。坐东北向西南,两进三开间土木建筑,悬山顶。
林前卢氏祖祠 位于杜浔镇林前社,堂号“追远堂”。坐东向西,单进三开间一围墙土木建筑,悬山顶。
漳浦福寿院 为元至正间僧锦江建,明成化十年僧云山重建,云山曾上京领取道牒,结识了司礼太监卢亮节及其义子邓原,卢亮节殁后,云山负其骨骸归,在院侧建舍制利塔安葬,后邓原到福建镇守,感云山之义,遂捐献银钱,重修福寿院,并立敕谕碑于此,以示荣耀。
平和县
小坪卢姓总祖祠“柯林祠堂” 位于后塘寨,为二进三开间一天井,土木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小坪卢姓在长汀的祖祠共五座,至今尚保存,但被粮站长期征用而改变原有结构,有待整顿、修葺还本来面目。
小坪卢姓家庙“世德堂” 位于东山村,始建于第五世孙卢中湛,1995年重修。为二进三开间一天井的土木结构建筑。大门两边有两个青石抱鼓,门前右埕尚存石旗杆夹一座,底座方形,四面石板刻有图案,框住两块直竖的石板,夹着一支富有特色的石旗杆。旗杆分三段,底为方形,其一面刻上“光绪癸巳年岁进士卢栋梁立”;往上为方形石斗,四面刻着“登朝熙傺”四字,石斗衔接着一根刻有青龙缠绕的圆柱,再往上为一个莲花形圆斗衔接顶部光滑的圆柱。
     松溪岩: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霞寨镇彭林村,始建嘉靖十九年(1540),庙座向东南,清各朝均有重修,保存完好。祀观音菩萨。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依次为前门楼、天井、两侧为厢殿,砖木结构,抬梁式硬山顶。正殿明间尚保存一对明嘉靖十九年梭形石柱,庙前右侧一巨石完好保存唐代陈元光平闽时,曾于此岩扎防,石上刻“紮营地——松溪慈恩”“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字迹清晰可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南靖县
新内卢姓祖祠 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位于金山镇新内村考墘,堂号“孝思堂”,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泉坑卢姓祖祠 建于明隆庆年间,位于梅林镇长塔村北山,堂号“金瓯堂”,20053月,将金瓯祠两边改建为骨灰存放堂。
高树门卢姓祖祠  位于船场镇高联村,堂号“南山祠”。
都美卢氏祖庙 在金山镇都美村,祀卢嘉遁。
    长泰县
青阳卢姓祖祠  位于青阳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坐西北向东南,由前厅、正堂及过水廊道等组成,占地面积183平方米。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二柱,抬梁式梁架,悬山顶;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后檐墙承檩),抬梁式梁架,悬山顶。为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早中期闽南建筑。清雍正五年(1727),皇帝“钦命藩封”赠“忠谏”金匾,造“忠孝祠”,又名“豸绣堂”, 祀卢经(得一)。内大堂称豸绣堂,有匾额6面,题曰进士、忠谏等。祠外大门前,有石雕旌旗(旗杆石)3对。其中有卢经早年乡试中举所获之旌表。
清雍正元年(1736年),卢氏祖祠悬挂敕封监察御史卢经的“忠谏”匾,后人又称卢氏祖祠为卢经忠谏府。内有以“忠谏”为联首的长联:“忠心映雪,独超百僚胆力,坚贞浩气,永垂干坤不朽;谏草含霜,惊碎一盏灯花,劲节高风,阅历万古常昭”。祠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三年(1863年)重修;世纪八十年代又修2016年大修。至今尚保存着明清建筑风貌,门口大埕仍立有3副旗杆石。
1994年,青阳卢氏祖祠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2013】9号《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的通知》中将本祠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确定庙四周各外延15米为保护范围。2013年被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老堀卢姓祖祠  位于古农村古老堀社,堂号“怀德堂”。始建于明末清初,2004年重修。坐西朝东,背依龙津溪,遥对吴田山,分前后厅,中留天井,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门口有大埕,祖祠厅联“由光固建闽漳,一脉衍庆,源远流长,启千年春秋俎豆;肇泰邑兴古堀,三江浮瑞,地灵人杰,昭百世礼乐文章”。
溪山尾卢姓祖祠 位于林溪村后壁埔林山下,始建于明代。坐东朝西。祖祠原为溪山尾卢氏二世祖(卢氏族人称之为大爷公)的故居,卢氏后裔改建为祖祠,土木结构。
 
                            泉州市
    洛江区双阳镇前埭村卢厝宗祠 宗祠元代,后毁于兵燹,清康熙丁酉年1717聚族众捐资重建,宗祠曰“尚古堂”。
    石狮永宁沙美卢氏总祠 沙美卢氏总祠1981年重建,2005宗祠重修。竣工庆典时在此隆重召开“福建省首届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
    南安码头镇宫占村澳下卢氏宗祠 新建祠堂一座,龙珠佛公宫一座,主奉安溪清水祖师提学墓,据传说卢提学出生于此地,出生时哭闹不停,怕居不住,故抱走,走到惠安涂寨,哭声停止,遂卜居此。
    惠安县许山卢氏祠堂:该祠建于明成化年间,1933年重修。现保持初建时的构造,木雕艺精美,具有明代的风格。
    安溪县虎邱镇竹园村仁头卢氏宗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始建,1998年重修。
    德化县祠堂
  1西溪卢智卢氏祠堂(昭穆堂  
 
昭穆堂全貌
 
   始建于宋嘉定五年(1212年),土木结构,先建四扇两桩,后扩建两个大厅和横楼,成三进规模的大祠堂,占地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在清顺治和康熙年间两次被盗贼焚烧,仅存四扇两桩单进建筑160多平方米。其余建筑民国十四年(1925)重建。1983年春下大暴雨,后山崩裂,泥水从地底下冒出,危及祠堂。族人抢拆祠堂,保存全座木料。三年后,族人就地清理地基,依原样、原木料、原坐向进行复架,1989年复建竣工。
约于明末清初,卢智卢氏族人发展到第二十三世,分为天、地、人三支派,人丁兴旺,各支派盖支祠多处。
美留堂,约建于明末,位于昭穆堂右侧,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是一厅二房的木结构建筑。
云从堂,始建于清朝崇祯九年(1636),位于昭穆堂右后背,坐东向西,由23世卢番六(地房)与卢陶六(天房)合建,占地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在顺治和康熙年间亦被盗贼焚烧。
    2上林祠堂(龙黾堂
始迁祖卢亮在元朝成宗乙未年(1295年)八月始建。位于祖厝窟,祠堂坐壬向丙兼子午,占地近400平方米,为四梁扛井式建筑,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祠堂左边有横楼,名叫长兴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曾毁于1958年,后又重建。在长兴堂的外畔又建一座80平方米的新兴堂横楼。
    3、龙阙、高阳祠堂
处边堂,是龙阙、高阳卢氏总祠堂,座落于肖田,始祖发保公所建,始为简陋的茅草屋。二世祖长房佛仔公改用木结构,沿用处边堂号,又称下厝,建筑格式有所改变。五世祖妈赖诏娘再次主持重修处边堂,把处边堂修成当时典型的明式祠堂,全座为24间平房建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卢氏族人把处边堂翻修为二层木结构的楼房。
龙山堂:位于龙阙村古屺桥下游,2世次子卢佛荫始建于明成祖二十一年(1424年),坐艮坤兼丑未,原面积500多平方米。几经兴废,隆二十年(1775年),10世祖卢正地重修,原构缩成今体。1995年又重修,简缩为上下堂,左右护厝,门庭沟路,花台宿土,周砌砖墙围护。
鹿山堂,位于龙浔镇高阳村25组(格鹿池),坐癸向丁兼丑未。卢中叶(二房五世)于1575年间始建,木结构,歇山式,上下堂,左右护厝,门庭沟路,花台宿土。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06年重建,改为砖木石结构。
    4鹏都、下寮、大安、有济祠堂(厚福堂
祠堂原名叫厚洋堂,位于下寮大弯狮形下,坐壬向丙兼巳亥,1991年按原坐向修建,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左右,并将祠堂更名为厚福堂
    德化县宫庙
    1卢智宫庙
    昭灵宫,卢智(龙地)总宫,始建于清末宣统元年,位于长头桥去昭穆祠堂路上中点处,坐丙壬兼巳亥。占地17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傍山而建,为四梁扛井建筑,是元、明、清最为典型的庙宇建筑,全座的柱子都扎布上漆呈朱红色,穿枋、油枋均油漆又描金彩画,屋脊房檐挑起,用灰砌塑而成腾飞的龙。殿前埕上有美丽的香亭,围墙种满奇花异草,殿后有葱郁茂盛的树林。主奉张公圣君及众多神像。
福灵宫,位于长头桥去小黄佘路上陡峭的山崖上,占地一平方米左右,在高耸陡峭石壁上凿出一米见方的石基,该宫全用青砖砌并抹石灰,高一米左右,主奉陈氏皇君一佛。
龙美宫,位于叫羊角架,架上有高大挺拔的松树,又有名目繁多郁郁葱葱的乔木,该宫就建在远离尘世、环境十分幽静的密林深处,占地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主奉许、郑二祖师。
万美宫,位于西溪洋尾,现学校旁的石丛中,该宫建筑面积1平方米左右,木结构,主奉三公祖师三公爷
    万安宫,是卢姓与张姓唯一合建的庙宇,该宫位西溪洋头,两条溪流交汇之处,依山傍水而建,宫前有深而清澈的潭水,这里环境幽雅,是建造庙宇的风水宝地。该宫主奉吴公帝君保生大帝
以上五座宫宇均毁于“文革”。
 
福兴岩全貌
 
 
    福兴岩,始建于1961年至1962年,原是木料建筑,坐落在西溪寨上,该岩坐寅向申兼艮坤。西溪是四周用石头砌成圆形的寨,远望像一个巨大的香炉平放在高地上。宫建在香炉中,占地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2002年,依原坐向、原结构,四周改用砖砌,右边有6间就圆寨而建的圆形平房拱卫着一厅两房主殿,殿里供着主佛朱公祖师和卢公太祖及多尊神像。
    2上林宫庙
凤龙宫,位于陈口阪,也就龙黾祠堂的对面,下阪桥桥头处,约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15平方米,建筑面积10平方米,典型的明清时代庙宇式建筑,系卢氏和黄氏合建的宫宇,地基属卢姓与黄姓共有,主奉威武尊王。
龙黾庵,位于下阪祖厝窟,建于明末清初,是典型庙宇式建筑,屋脊上塑有腾飞的龙在争夺宝葫芦。该庵规模大,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有围墙、烟火亭,围墙有较大的埕。该庵是卢氏、黄氏、肖氏、炉阪小黄氏合建,主奉云济、清水二祖师。
硕龙宫,位于下阪,占地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庙宇式建筑,是卢氏、黄氏、肖氏和炉阪小黄氏又一合建的宫宇,宫内主奉保生大帝吴公帝君
以上三座宫庙均毁于“文革”中。
永龙宫,位于下阪,建于1993年,占地15平方米,建筑面积10平方米,小巧玲珑,美观大方,主奉云济祖师。
龙凤宫,位于陈阪的入口处,占地15平方米,建筑面积10平方米的庙宇式建筑,也是卢氏单独建筑的小宫庙之一,主奉威武尊王
    3龙阙、高阳宫庙
    王仓宫:龙阙卢氏二房建,面积250平方米,砖木结构,翘脊。坐子向午兼壬丙,崇奉境主、大使、法主、龙湖、景阳吴公真仙、元帅诸神像。1995年重修。
招田宫,又名肖田宫,座落于肖田角落,为龙阙卢氏长房建,坐午向子,砖木结构,面积约250平方米。1995年重修,今构系明建四点金三殿,增建梵香炉,宫内存有明崇祯年间铸造的古钟一口。主奉神农法主、境主、大使、天君、吴仙祖师众诸神像。
    4鹏都、下寮、大安、有济宫庙
后美宫,坐辰向戌兼乙辛,年久失修破烂不堪,2003年翻新重建。
                      
                      三明市
 
    泰宁县
卢氏祠堂清节堂 在泰宁县城(杉城镇胜一村)中国工商银行泰宁支行所在地,重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951年按土改政策没收,分给几户居民居住。上个世纪8 0年代中期,被政府征用建工商银行。如今仅在族谱上保存了一幅“祠宇全图”。
    沙县
上洋村卢氏祠堂 (文字待补) 
    大田县   
    福林堂,卢氏祠,供奉清三、清大、清四诸公神位,始建时间不详,堂坐庚向甲兼酉卯,康熙己未十八年(1679),遭寇烧毁 ,丙子卅五年1696重建,每年七月初七日为祭祀日。1988年翻建。
    遗安堂秀大房祖祠,位于早兴上堂沟。
    联安堂,秀四、秀五房祖祠,紧靠福林堂左侧,坐向同。
    榜中堂秀四、秀五房京口祖祠,坐西向东。
    长春堂振德房祖祠在均溪镇仙峰村,位仙峰下协,坐乙向辛。
尤溪县  
    西城镇朱源里卢氏
    由永成堂、余庆堂组成。永成堂建于清末,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方形圆角,由沟渠、山门、围墙、内空坪、厢房、下堂、天井、厢房、正堂、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奉祀始祖大勇神主余庆堂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等与永成堂相近奉祀二世祖永生神主。民国乙卯四年毁于李贼厚基之兵,1929年先建余庆堂,再建永成堂,合为宗祠。
    城西潘山卢氏宗祠
    街面电站建设,厚禄坪、街面两村卢氏宗亲于2004年乔迁西城潘山开发区20067潘山菜地头半山腰兴建新宗祠安奉二九都卢氏列祖列宗之神位。
    大宁尾厝祠堂
    清初“文化大革命”被拆,祖炉临时安放在荣华坑众厝。199612月动工重建,砖木结构建四扇一厅左右两直,19978竣工,祖炉同时进祖。
    县内宣化坊卢氏祖祠
原祖厝在城内宣化坊,祖祠正堂设神案。范阳郡卢氏堂上历代宗亲神案排列一至神位解放后城区建设需要,祖祠被拆迁。
锦坊卢氏祠堂
位于尤溪城内堂号“裕庆堂”,上下共有九堂,人称“九堂卢”。由于历史变迁,后只剩五堂。正堂于道光已亥十九年(1839年)八月十二日卯时翻盖上梁。安卢姓祖先神位:姜太公血脉在此。神位两旁对联:“姜氏分支追本,卢家行派溯源深”。厅堂神位两侧书写对联称:渭水序天伦百代人文从此起,范阳垂世系千年国族聚如斯。
    1950年一堂二堂(城内后街现为75路)扩建大街时被折。第四堂空地和第五堂(大门堂)向政府办了土地证。2006年旧城改造时全部被拆。1970年县林委盖木制厂时三堂被拆。九堂卢“裕庆堂”至今片瓦寸木无存
    蕉林尾卢氏子仪公祖屋
    位于廿四都蕉林尾下巷坪,十五公于宋建炎戊申二年(公元1128年)盖屋宇三栋,排形,坐西向东,又座在土名峰头正厅华堂十木扇坐壬向丙。大明成化丙戌二年(1466年)架造。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福十九公父子开基七都秀溪下村龙兴坊架造华堂于辛巳建,坐乙兼卯。
    后园卢氏祖祠“时思堂”
    肇基始祖卢铨七于宋宝庆丙戌二年(公元1226年)建造,九柱八扇,正堂高248寸,左右两书院各四扇,右边横厝有六个单元,左边横厝地基仍保留,占地面积五亩多,堂号为“时思堂”坐乙兼辰,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屡倾屡建。民国戊午七年(1918年)正月十二日夜,忽遭灾;庚申九年(1920年)重建。由于木质腐烂,1962年进行翻建。2006初再次兴修11月竣工
    丁岩六瑨坊福六公祠堂
铨七七福六开基丁岩六塯坊构建“尊敬堂”,98扇,高176寸。19141228遭火灾焚毁1916重建,坐卯兼甲,式换左右两小厅,书院改小,以配厅堂上加以色彩。时隔86年,木柱墙基腐烂,随时存在倒塌之危险20025月动工兴修,八月圆满竣工。
    丁岩浅阪祠堂隆庆堂
    玉友祠堂于民国己未八年(1919年)十月灾,庚申九年(1920年)重建,坐辰兼巽历经83年之久,部分木质腐烂严重, 于2003年翻修。
    光村正元公祖祠“凌云堂”
    漳平市吾祠镇上佘七代玄聪公生四子:廷良、廷嵩、廷用、廷惠,廷用其子正元公与四叔廷惠公迁来尤溪县中仙乡华口村光村开创鸿基,叔侄各筑房屋定居。正元公古居为一祖宗祠,取堂号为“凌云堂”,坐已兼巽,水出癸,门路放酉,水涵出庚,门头仔立坐已向亥。祖祠结构形势:高1丈四48寸,深3丈零1寸,厅宽128寸,厅深212寸。天井135寸,下堂高78寸,下楼高179寸。形曰:凤形。
    二祖祠“积绪堂”坐壬兼子,乃先祖鼎建于民国初期,后被土匪郑其能焚烧,民国癸亥年(1923年)合众建。
    光村廷惠公祖祠“积盛堂”
    廷惠公系漳平市吾祠镇上佘七代玄聪公之四子,迁来尤溪二十三都(现为尤溪县中仙乡华口村)光村鸿开基业,在该地土名池塘岭卜筑房屋定居,取堂号为“积盛堂”,坐亥兼壬。由于旧祖祠规模狭窄,于1963年,由卢世着、世堦、有旺、有林等诸公同心协力,将旧祠重新扩建,合众言约大厅归大众,其余房间各建各管,日后若有翻盖复建,其地正厝基盘仍然归属本支宗亲所有。
    廷惠公的二祖祠“福盛堂”建在地名下洋尾,乃肇基祖廷惠公第五代孙京杉公派子孙于1980年重新鼎建,为二宗祠。
    新建《日星堂》范阳卢氏祖祠纪实
    尤溪县联合乡东边村(原地名丹溪境转龙坪坊)范阳卢氏,系入闽始祖、尤溪守将卢珖的后裔。据族谱等资料载,卢珖的长子卢冕的子孙开基南平宝珠山,繁衍生息,丁财昌盛,传至第八世丙韩公,号甲四郎,返迁于尤溪。迨至第廿一世寻智公,号甲四,也返迁尤溪发祥。据原丹溪境转龙坪坊卢氏世代相传,其祖先来自南平宝珠山,在六十多年前,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派员前往宝珠山宗祠祭祀。因民国年间转龙坪坊祖堂及族谱失火烧毁,对本支派列代祖先考妣名讳无法下传,以致代代缅怀祖先。
    同族敬祖爱宗,齐心协力,筹集资金,鼎建新祖祠壹座,取堂号为“日星堂”,于2007年农历十一月初三日上梁,同月十五日赴南平宝珠山卢氏总祖祠请火进“日星堂”新祠,安奉列祖列宗之神位。                       
    清流县
    卢屋坑卢氏宗祠
    辟居以来,先后建有二十四郎祠、文宝祠、应麟、永春祠,因年久失修或因火患,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而颓废。1996年初,在原应麟、永春祠旧址,依原坐向新建卢氏祠堂“睦宗堂”,祀入闽始祖卢能远暨妣林氏婆太、二十四郎暨妣邹氏、十五世祖永春暨妣邹氏。
 
    莆田市(文字待补)
 
    南平市
    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卢氏宗祠
梓四八世孙卢祯贤为首建于康熙三年(1665年),隆五十八年(1794年)重修,2002年10月大修。宗祠内供奉“明故始祖卢公梓四处士、妣叶氏”神位。设从梓四公起上溯15代,自入闽始祖卢珖开始,并将原有木制神牌废除,按福、禄、寿三房分代改为神位名单,罗列有近5000名先祖。
    顺昌县郑坊乡榜山村卢氏宗祠
始建于明洪武8年(1376年),明正德庚辰年(1520年)扩建并立牌坊,碧溪(顺昌)知县马性鲁为卢氏祠堂扩建题词“登云”。1948年被土匪烧毁,1982年修建如在灵位堂部分。 
 
    龙岩市
    新罗区(文字待补)
    
 
    永定县尹纪念堂
座落在坎市碧溪(俗称大路下)白石井。庙堂主体坐西朝东,大门楹联“县庙恩泽承涿水,尹公遗迹颂渊源”,正殿悬挂着”进士及第”“世代兴隆”两块金字牌匾。神龛安放“范阳卢氏始祖考县尹公太妣李姚胡老夫人神主”及”二世祖考妣神主”。神龛上端横披”范阳世系”,两旁楹联:“绪高源远宗功百世,龄长史久祠誉千秋。”该庙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桁桷腐朽造成损毁。1990年重修,2009年再次重修。
纪念堂现存石碑铭刻:“始祖县尹公讳锡、字绪龄、名任璇,乃天禄公长子也,祖居宁化石壁村。后择永定太平里大路下白石井为基。”古往今来,正月闹元宵的十七日晚上,各房花灯均要去大路下卢氏家庙“县尹公纪念堂”参拜,以对县尹公祖居地的纪念,一直延续至今。
 
   
永定区龙潭西坪西兴祠 系范阳卢氏永定肇基祖县尹公三子东洋公(号璧玉)之家庙。元末明初由东洋长子梓里(号显卿)所建。明万历年间,县尹12世裔孙映斗主持将原六大房(宗臣、宗仁、宗旻、昆山、惠公、龙坪)私祠合并扩建为卢氏大宗祠。山巽向,由池塘、门埕、大门、门厅、中厅、正厅等组成,通面阔39米,总进深30米,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系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右横屋建筑。中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抬梁式梁架,次、梢间墙体承檩,歇山顶;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前带廊,墙体承15檩,歇山顶。
西兴祠建祠至今400余载,祠宇设计独特,结构精湛,艺术精巧,极富客家风情特色。2001年重修,2006年、2009年扩建了车道、灯光广场、恳亲堂、万年台及聚宝炉
西兴祠入选《八闽祠堂大全》,海峡名祠,亦被香港特别行政区登记刊入《中国名祠汇编》。2013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20139号)公布了福建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西兴祠名列其中。
 
 
    
    永定区坎市卢荣陂祠(又称上下祠)
编入《八闽祠堂大全》的永定县坎市镇范阳卢氏荣陂祖祠,已有500多年历史。6世开基祖荣陂由西坪乡迁居大塘凹云川乡(今坎市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永定置县,卢荣陂督建县城有功,皇帝钦赐其七品官衔荣返,乃请建城国师刘江东来定位立向,测绘图式,依图兴建本祠。明万历甲申年、清顺治已亥年两次整修完善乾隆戊子年复修坐辰向戍,形曰:祥云盖月,是为下祠;明代弘治年间再建上祠一座,坐乙向辛。两祠占地约8000平方米。外墙为土墙,内为木结构,上下祠共八房二、五、六、七房祀下祠,长、三、四、八房祀上祠。祠堂里正中放牌位,刻着本族历代祖先的名字。在祠堂建筑布局上,两祠堂后大山,前两口池塘,暗含字的寓意。祠堂虽经历代多次修缮,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
祠堂除用以范阳卢氏“崇宗祀祖”之外,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以祠堂为活动场所。两祠中间乃荣陂慈母、五世祖林婆太坟场,农历每年正月十一都会在此举行 “打新婚”传统民俗活动
 永定区高陂镇西陂天后宫国家级文保单位
 西陂天后宫,初名印星台”、“状元塔位于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西陂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清康熙元年(1662)落成。占地面积10174平方米,方形两进三落合院式。大门砖木结构,后侧紧连戏台一座,左右带回廊;中厅设大雄宝殿;其后向以天井相隔设七层楼阁式塔,通高40米,塔基石构须弥座,一至三层为四角形,五至七层为八角形。该宫是全国仅存的一座生土夯筑塔式天后宫。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陂天后宫,由七世祖贲山公太牵头,以养子明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状元林太钦的名义奉旨建造,历经100多年才建成。故有“西陂天后宫,七代人兵建成功”之佳话。
1928年-1933年土地革命时期,是太平区农民武装暴动集结地点和区乡红色政权所在地。1985年6月,开国将军卢仁灿为“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太平区委员会旧址”题两块红底金字牌匾。
   "永定暴动旧址"陈东广圣庙
    (庙的历史待补)
    192710月,中共永定县委在金砂正式成立。县委成立后,根据党的"·"会议精神,积极争取群众,准备武装暴动。6月中旬,中共永定县委召开党员代表紧急会议,决定举行武装攻打永定城,营救被捕同志。并成立了暴动委员会,张鼎丞任暴动总指挥,制定了暴动计划。
    629日晚,陈东、岐岭、石岭、高头、南溪等地暴动队伍500余人在陈东广圣庙汇合,组成金丰暴动队71日,兵分三路围攻永定城。永定农民暴动,是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群众性武装暴动拉开了福建总暴动的序幕,奠定了福建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开创了福建土地革命的新纪元。  
    永定区坎市马东庵
马东庵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座落在坎市东面桐斜山麓下。(简况待补)      
    坎市吴公庵(文字待补)
    坎市碧溪永祠隆(文字待补)
    龙潭慈云寺(文字待补)
    龙潭上寨西竹山寺(文字待补)
    溪联石佛庵(文字待补)
    龙潭八角庵(文字待补)
    培丰大路背卢氏分祠,供奉基祖(县尹公八世孙)卢浣的神位(文字待补)
    龙潭铜锣坪卢氏宗祠(文字待补)
1630年建祠于吴屋右边,名曰“长兴祠”,坐向巽分金。祠宇于1922年、1934年、1943年和2004年多次重修。
    铜联长兴祠(文字待补)
    上龙祠(文字待补)
    龙潭祠(文字待补)
    北山金瓯祠(文字待补)
    大路下东兴祠(文字待补)
    贝溪种德祠(文字待补)
    在前卢氏宗祠(极乐宫)(文字待补)
    三盛祠(下屋科十三堂半)(文字待补)
    陈东共星崇福寺(文字待补)
    西坪诒燕祠 (文字待补)  
     (文字待补)          
 
    上杭县
溪口乡大洋坝村峨益卢氏宗祠 “享叙堂”,2007年2月1日重修竣工。
 
长汀县卢氏宗祠 在县城汀江路巷(文字待补)
 
连城县(文字待补)
 
 
    漳平市
官田乡霭坪山卢氏宗祠 始建时间不详,清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祀开基始祖卢理成(文字待补)
相林坪卢氏宗祠,位于二十五都华葑草阪,坐丙向壬兼午子,始建时间不详,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重修,至十五1750重漆。
吾祠乡吾祠村卢溪卢氏宗祠
位于漳平吾祠乡卢溪边下吾祠,为开基祖卢十七公宗祠,始建于宋元年间,历代重修。宗祠占地800多平方米,坐向申兼卯,中轴线上依次排列为大门围墙、天井、大厅。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附两边下厢房,浮雕、彩绘壁画,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独具明清建筑风格。因年久失修,房顶严重损毁漏雨,木制结构大部分腐烂。2008年按“修旧如旧”的要求重修。
西埔卢氏宗祠  在鹰厦铁路旁。(文字待补)
    
宁德市
蕉城区 霍童卢氏宗祠
坐落于蕉城区霍童镇西北角,背倚大童峰,面向霍童溪,2010年4月动土兴建,2011年夏竣工,坐未向丑兼丁癸,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另建有厨房餐厅等辅助用房60平方米。祠堂建上下殿,为砖木结构,配置有石柱,钢筋混凝土构件等。上殿屋面为硬山式,下殿为庑顶式,走廊屋顶为单内坡,整体屋面形成“四水归堂”后由内天井统一外排。左右山墙类似江南的“马头墙”形式,亦称“五岳朝天”。祠堂平面布置为三个区域:前殿为活动区,可设戏台,便于春秋祭祀为祖宗演戏。后殿供奉历代祖宗神牌,排列神案、香炉、纸炉、烛台等供具;前后殿之间为走廊鱼池。
福鼎市(文字待补)
 
霞浦县
南屏卢氏宗祠   位于南屏村南门,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后被台风摧毁,今祠址改建南屏村人民会场,原宗祠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所立“正堂山照”青石碑犹存。2008年新建占地两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后洋卢氏宗祠   位于后洋后坑村内,俗称众厅,以清干隆间迁入后所建住房改造而成,单层木结构,面积约60平方米。现族人俱迁,日渐破朽。
    寿宁县卢氏宗祠
祠堂  寿宁卢氏原有三座祠堂,分别在沈洋、鳌阳、斜滩。县城鳌阳的祠堂被改建成鳌阳镇镇政府;沈洋原有祠堂因年久失修,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倒塌;斜滩祠堂被政府征用,至l999年失火后我宗族在原祠址上砌上围墙,2009年建成“范阳学苑”。
寿宁新建卢氏宗祠是在沈洋原祠址上扩大重建,从2002年开始,至2005年12月建成。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现每年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都举行祭祀活动。
 
 
 
 
    古田县卢氏宗祠
1、王峁(朝阳)村古田卢氏祖祠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2年),坐辛向乙兼辰。全木结构,上落六扇,左右各三橺,中心正厅、后厅,地面三合土,左右各有横楼,下落左右各一间;上下天井二个,上天井阶梯九步,下天井五步,下天井石围高砌一米,地面全石铺坪。全厝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各个木柱不用石珠,木柱直接竖立地面,具明代古民厝的特征。
    2、西溪村卢氏祖祠   大约建于明朝初期,系土木结构,坐癸丁兼丑未三分,水出巽方。当时建筑面积和构造都比较简单,至乾隆四十四年冬重修戏台改大。清咸丰九年己未十一月十九日甲申日癸酉时重新鼎建,即今样,长32米、宽13·5米、高7米左右总面积400多平方米。2003年重修。
    
    
    

 

 

 


泉州市德化县卢氏志主编卢广坤发表于:2017-5-25 4:32:28
德化县这些祠庙资料全部是卢广坤根据德化分布在全县各地方提供的资料撰写的,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5 + 12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关于补充修改福建卢氏祠庙资料的通知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