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志卢氏章第四节之八其他名胜古迹
姓氏志卢氏章第四节之八其他名胜古迹


   “其他名胜古迹”是福建省姓氏志的组成部分,过去各地卢氏对此内容编辑较少,至今只收集一部分。今将已知的“其他名胜古迹”编辑如下作为范文,望各地卢氏会即组织力量编写本地有价值的其他名胜古迹,并在7月中旬报送省卢会,以便编入姓氏志卢氏章。

 

姓氏志卢氏章第四节之八其他名胜古迹

    惠安县

科山:原名登高山,亦名“高士峰”。宋卢瞻,元卢琦先后结庐其上读书,后登科举进士,后人称登科之山,简称科山,县文物保护单位。卢琦为元朝建国九十三年中,泉州府唯一进士,官授浙江平阳知州,他怀念先贤卢瞻读书处,作有五绝诗一首:“卢子读书处,山高草木深;如何螺水里,永夜听龙吟。”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万安古渡系泉州与惠安交通要道,蔡襄任泉州知府期间,兴建洛阳桥,蔡襄舅父卢锡为建桥主要负责人之一。

    圭峰塔:惠北峰尾卢厝祠堂东侧,现属县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始建于元朝(1400年)初。石塔为方形三层,高6米,宽3.7米,塔内一石室,石墙上浮雕一尊菩萨坐像,门有对联:“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塔建在圭峰山上,前有块圭峰石,传说是元卢琦读书处。卢母谆谆教训卢琦,“要像圭峰石一样,保护民众,为民办事”。元朝卢琦为泉州府唯一进士,清官爱民,诗词并茂,官至浙江平阳知州。

虎岩寺:在惠北涂岭镇,山中众石千姿百态;绿林翠竹,花香鸟语;岩上有处石鼓,用小石敲击,石鼓发出的响声似灵虎在哀鸣;虎岩寺边的水岩洞,洞壁清泉,点滴渗出,可供寺僧饮用,开成一个天然的洞室,室内有石椅、石桌,传说水岩洞是养虎之地,宋卢仁为儿子卢锡和外孙蔡襄选为读书处。他俩在此静心读书八年之多。寺内有蔡襄亲笔书写“伏虎胜景”四个遒劲大字,刻于石壁上。

卢琦玉像:卢琦玉像着官服,彩色大幅画像,保留在螺城北关卢厝。

    大田县早兴村

    庆云亭,位高寨大圆石上,旺兴众所建,圆石面宽方丈许,亭高一丈二二,曾一度毁于火,1999年农历10月集资重建。四周青山绿水,缕云环绕,鸟语花香,景致迷人,令人忘返。

    高寨,位下惠头,山高,四围皆石壁峭立,仅一小路可通,地势险要,咸丰癸丑三年(1833),乡人避红钱乱所建,时仅存旧址。

    晴雨窟,福林祠后沟,可饮用,晴天见清,欲雨则浊,乡人用以测气候。

    延平区宝珠

    宝珠山风景区是南平茫荡山六大名胜风景区之一,景点甚多,可分为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在村庄内外,以下略举几项。

1、自然景观

    晴雨树  位于宝珠村头凌云桥左侧桥头边的红豆杉,亦称“九尾菩提树”。

这棵“晴雨树”高17米,胸围约4米,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树龄,烈日当空时,便淅淅沥沥飘下毛毛细雨。

    古林拾趣  从宝文亭左侧沿水泥阶梯拾级而上,便踏入一片苍天古树林,漫步在幽静清凉的古林道中,情趣盎然。

    古树兜  在宝颐宾馆大门对面,有一棵几百年的古树,主干早已腐朽脱落,仅存三分之一半圆皮层健在,中空,根部自然形成一洞穴,可供人品茶对弈。空洞干中根部神奇地长出两株新树干,宛如两根青铜柱子,支撑着苍劲挺拔的华盖。

    白果王  银杏岩旁有一株200多年银杏树,年年结出白色菱形的累累果实,被人们称为“白果王”。

    朝芴园  在村边不远的朝笏山可俯眺山下青州、莱州,放眼如画如诗。

2、人文景观

    宝文亭  历史文化古名,位于村口。亭口柱子上“宝华胜景无双地,株树盈庭第一山”的楹联,让人一到村口就感受到“文宝珠”的文明历史与文化素养。

    宝龟两等学校遗址  光绪24年(1908年)废除旧学制,试办新学制,宝珠村竟成为延平四所试办校之一,办起“两等学校”,1954年遭火灾焚毁,今遗址仍在。

    临水宫  位于村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重建于2006年。宫名、建筑结构、规模皆依古田临水宫。

    中书科  在村头,清代宣统年间,中书科中书卢则中,六品官不当,回家做木匠。

    大圣亭  坐落于清风峡,供齐天大圣,亭门楹联“为人善良见我不拜何妨,居心险恶叩头烧香无用”。

    别驾第  在村部右侧,村中心石道旁,为宜昌府知府卢家元道光年间建,门楣匾额上镶嵌的道光皇帝感念卢家元之才华与功德而题的“别驾第”三字。

    越王亭  亦称王棋亭,位于村尾,供卢珖公塑像。亭中对联“大丈夫落错子岂可无悔,真君子观败棋岂能不语”,创意新颖,立意深刻。

    顺昌县

观音堂:原名逢源桥,坐落于村尾,建于明万历年间。

通天庙:从榜山往天扶的路上有座山,称为“通天”,此山高耸入云,视野开阔,沙县群山峻岭尽收眼底,明隆庆四年在山上建“通天庙”。

    古田县

枣王树:王峁祖祠后门,由一世祖祖才公亲手种植桂花数一株,距今600余年,仍挺拔青壮,高25米,头围8米多,春季枝叶茂盛,每年八月开花,香飘数里冬季落叶,枣果金黄色,味甘酸,人称“枣王”。

尤溪县西城镇朱源里

    见龙廊桥 位于双鲤村部以东300米的鲤鱼潭之上。桥名源自《易经》日:“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形似蛟龙腾飞。桥东西跨双鲤溪,净跨度约20米,全长30米。桥上建有桥廊,青瓦加盖,亦称桥厝,有拦蓄上游村庄风水之用。全桥为木质结构,桥面铺设鹅卵石便于人行。其建筑对称合理,牢固美观。桥内既是人行通道又是休闲走廊,两边各有固定长板櫈,游人可在此避暑、歇息,也可观赏河的上下风景。桥的上方桥头潭,潭上方筑一石槽与潭落差十几米,河水经槽直沖而下,形成巨大飞瀑;桥的下方为鲤鱼潭(鲤鱼上瀑)。

    见龙桥由卢兴邦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兴建,(前桥为拱桥,称为拱桥头)。桥东岸立四块大小不等的石碑作为标志,从南边起,第一块为导路碑;第二块为公馆峡旧地名碑;第三块为桥名及建桥立碑人卢兴邦人名碑;第四块为卢兴邦为公馆峡十二景题诗十二首诗碑。四块石碑文字均雕刻成凹槽或凸体字形,分别采用楷书、隶书、篆书等,堪称书法杰作。此景是人与景、桥与廊、碑与字自然结合的人文景观。

鲤鱼上瀑 位于见龙桥下深潭,潭边盘踞着两块巨石,酷似一对“情侣”鲤鱼,一上一下,雄者居上,带头冲向倾泻的瀑布逆流而上,雌者随后。鲤鱼闯瀑发出“哗哗”的响声,随着冲击波四散,传出甚远,即使在五里之外的南山田野和山林间也能听见。声音时远时近,时小时大,常年不断。洪水瀑发时,更是响声如雷。这时,人们站在岸边或桥上,观赏数丈之高的浪花拍打四散,实为壮观。同时,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水雾阵阵清新和散发出来的气流阵阵凉爽。

文昌阁楼 又称“文昌帝”,阁楼位于见龙桥东岸20米之远,坐东朝西,依山而建,上下三层,面对见龙桥和双鲤潭。文昌阁楼与见龙桥廊、鲤鱼上瀑三个景点成品字形,布局巧妙,相互距离不足30米。建国后,文昌阁楼曾被用来作村诊所(医疗站),诊所迁走后,长期空置。2010年经文物保护部门修缮。

    九阜山水 九阜山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双鲤村东部。位于西城、坂面、新阳三乡(镇)五村交界处,是卢兴邦树起反抗北洋军阀大旗的基地。

    九阜山腹地主要景区——九阜溪,地处双鲤水库下游处。一条仅10公里长的山间小溪,名符其实的“九曲十八弯”,人称“小武夷”。溪以奇峰怪石,瀑布险滩著称。主要山峰除了九阜山之外,还有“大小桂”(桂为冠,冠即峰),“菜刀枕”(山脊象刀背狭长)等山峰;沿河有大小瀑布十几个,其中“大同”(大瀑布)以落差大、“小同”(小瀑布)以潭深著名,还有“廊柄夹”潭(潭长如廊道),曲尺潭(潭曲而多漩涡),走兽难以逾越的“攀藤岩”,以及深坑、厂坪坑、暗坑、石磨坑等众多深谷小溪汇入九阜溪。森林遮天蔽日,阴森恐怖,故有“暗坑”之称。动植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红豆杉、水杉;珍稀动物有猕猴、山羊、黑熊、蛇类及刺胸蛙等。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1 + 14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姓氏志卢氏章第四节之八其他名胜古迹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