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破城与卢大街考
卢破城与卢大街考

卢破城与卢大街考
卢才兵

卢破城,在固始县武庙集乡和黎集镇交界的张新店村和文店村境内。这里是大别山北麓,蜿蜒流淌的史河水,从身边缓缓走过。这里地肥水美,阡陌纵横,人杰地灵,物阜粮丰。孕育着一代代固始卢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说曾经的卢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固始卢氏开基祖之一的卢子阳五世孙卢中湛出任固始县丞,开启了卢氏在固始繁衍生息的历史。子阳的裔孙选择了县境南部的风水宝地,建起了卢家村寨。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迭,为防匪患,卢人逐步立起了寨墙,安上了寨门。渐又随着卢氏人数的增加,村寨面 积逐渐扩大,寨墙也逐步扩大、加厚,遂成卢城。当时的卢城,房屋鳞次栉比,街坊纵横交错。商贾云集,人烟稠密,远近闻名。

到了隋朝末年,卢城的发展达到极致。楼堂错落,城墙睥睨,无论规模还是坚固程度,比起屡遭战火的固始县城都还略胜一筹。

然而,隋王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包括卢城人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坚决反抗。传说中的瓦岗寨英雄罗成率领义军南征时,驻扎在防守坚固的卢城,受到所有卢人的大力支持,卢城就变成了罗成义军的一个大本营。遇有隋军来攻,全体卢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帮助义军打了很多胜仗。后来罗成奉命攻打孟州(现 在的河南孟津县)住守的隋军,兵败远遁。隋军抓不到罗成,就把怒气煞到卢城群众的头上,一把火荡平了卢城,卢氏族人也遭到残酷地虐杀,遭遇了空前的劫难。于是富庶、坚固的卢城从此成了“卢破城”。

然而,顽强不屈从来就是卢氏族人的天性。惨遭不幸的卢氏族人,不愿再在旧址上重建家园,而是分散到稍北边一点(距卢城约八里)的卢街和稍南边一点的卢冲分别建起了新的家园,卢大街从此得名。因为卢大街原本就有相当的规模,所以素来就有经商、置业能力的卢氏族人,在这里很快就发达起来。到了唐朝初年,顽强的卢姓家族又成了固始县排名二、三的名门望族,能与当时固始东界的陈氏家族不相上下。当时的如金公能与陈家联姻,即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唐初,闽省粤之地泉州、潮州间爆发山越人“啸乱”。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高宗皇帝诏命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固始陈集人,父克耕为开唐元勋)为朝议大夫统领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固始籍府兵3600名,将校123员,前往平息。卢如金作为陈政的府兵校尉,带领卢大街、卢冲等地的卢姓优秀儿郎跟随陈政父子参加了平定“啸乱”的入闽大军,从此开始了开漳、落籍的漫漫征程。

二百多年后的王审知入闽,又带走了卢珖、卢都、卢鄯、卢皓、卢天禄、卢铉……等一批批固始卢人的优秀儿女。他们在远遥的福建描绘了一幅幅雄伟蓝图。而曾经极其风光却又遭遇屠戮的“卢破城”却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曾经风光一时的楼堂、街市,却变成一堆堆残砖烂瓦,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卢氏族人曾经的繁盛。

后来虽有张姓人士和文氏家族在这里安家,也曾想重现卢城的旧时风光,终究没能达成。至今也只有“张新店”和“文店子”两个名词,留在历史的名册上,展示着固始人民的顽强和不屈:

到如今,居住在当地的卢氏族人还在极为自豪地说:“留在张新店村地下的那些旧砖古瓦,就是卢城破城时留下的。那上面曾渗透过卢氏前辈们顽强不屈的血!”。而在黎集镇文店村,也只留下了一个叫着“卢破城”的原始村落。村庄旁边那片繁茂的 树林,倒映在碧绿的史河清波之中,与深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破 城,,砖瓦遥相应和,吟唱着一曲曲奋进的歌,激励着天下的固始 卢人,为振兴中华、繁盛家族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录自《河南信阳卢氏汇谱固始卷》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20 + 11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卢破城与卢大街考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