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历史上的“卢氏元素”
唐诗历史上的“卢氏元素”

——来源:三味诗文  原创: 卢圣虎           2018年12月10-12日于湖北大冶

 

    唐诗历史上的“卢氏元素”

/卢圣虎

 

唐朝(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强盛的朝代之一。后世一般认为,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经典众多,而且星光熠熠。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著名诗人层出不穷,如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在此时代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朝诗人多达三千七百多位,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作为名门望族、官宦世家,范阳卢氏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诗人,按姓名拼音为序,有卢弼、卢藏用、卢崇道、卢储、卢从愿、卢拱、卢鸿一、卢怀慎、卢景亮、卢钧、卢纶、卢骈、卢频、卢求、卢群、卢汝弼、卢尚卿、卢士衡、卢士政、卢顺之、卢嗣立、卢嗣业、卢仝、卢文纪、卢渥、卢象、卢携、卢延让、卢言、卢邺、卢殷、卢溵、卢栯、卢照邻、卢肇、卢贞、卢真、卢注、卢僎、卢宗回等40位。进入唐朝诗人名录但无诗作留存的有卢子发、卢征、卢绛、卢群玉、卢尚书、卢献卿等。他们诗风各异,代代相承,是唐朝诗界一支不容忽略的力量。惜乎年代久远,大部分诗人存诗不多,但从仅存的诗作及诗人数量来看,唐朝卢姓诗人的当世影响及艺术成就值得后世研究。

大致而言,唐朝诗歌分为四个阶段,初期为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后长安四年,即公元618-704年,盛期为中宗神龙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即公元705-770年,中期为代宗大历年间至文宗太和末年,即公元770-839年,晚期为文宗太和末年至唐灭亡,即公元839-907年。在唐诗发展的各个阶段,卢姓诗人均有卓越的表现,从后世影响来看,尤以唐初四杰之一卢照邻,盛唐时期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中期韩孟(韩愈、孟郊)诗派重要人物卢仝最为著名。

 

 

初唐早期诗人承袭南朝宫体诗,用词多华藻绮丽空洞,但一些生活经历不同于宫廷文人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诗歌的表现范围、体式及气质等方面均有大胆的突破。这类诗人以王绩和“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初唐四杰”的创作活动在高宗、武后时期,代表着下层文人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精神,心中充满着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豪情,也有底层文人不得志的激愤,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他们自觉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开辟了唐诗创作的新的局面,对唐诗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照邻 (约636-约680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后出任益州(今四川成都附近)新都尉(职务虚化的五品至七品官)。在文学上,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公元669年,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因《长安古意》中的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而得罪武三思入狱,家人营救无果。出狱后不久染风疾。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居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

清末学者丁仪所著《诗学渊源》认为:卢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北朝庾信)。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

卢照邻的代表作为七言歌行《长安古意》。陈伯海先生主编《唐诗汇评》称: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为后来七言歌行的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唐初卢姓诗人中还有两位重要人物:卢藏用和卢崇道。特别是卢藏用,诗文书法俱佳,与陈子昂、司马承祯、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史载:能属文,工草隶、大小篆、八分。书则幼尚孙(过庭)草,晚师逸少(王羲之),八分有规矩之法。在文学上,是初唐陈子昂诗文变革的积极支持者,曾编辑《陈伯玉文集》赞子昂“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卢藏用(约664 - 约713),字子潜,幽州范阳(河北涿州)人。刑部尚书卢承庆侄孙、魏州司马卢璥之子。卢藏用少以文辞才学著称,后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着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终南捷径”的来由。 

卢崇道,生卒年不详,唐睿宗(662年-716年)时为太常少卿(正四品官,专司皇家祭祀礼仪)。先天二年(713),其婿中书令崔湜与太平公主谋反,受牵连而被流放岭南。后私还都下。事败,敕杖至死。《全唐诗》收诗1首《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

 

 

盛唐时期的诗歌最为繁盛,名家辈出,卢纶能声名远扬当属实力派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十才子分别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卢纶(公元739-799年),字允言,今河北涿州卢家场村人。唐玄宗天宝末年考中进士,但遇安史之乱而不第;唐代宗时又应举,竟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时,因皇帝是他的粉丝,卢纶被再度启用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并破格提拨为检校户部郎中(从五品主官,但无实职)。不久因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他大部分优秀诗作多在从军生涯中所写,如其代表作《塞下曲四首》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愈,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卢纶才华冠绝,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因为权贵的推荐才最终步入仕途。除卢纶外,盛唐时期较为知名的卢姓诗人有卢怀慎、卢僎、卢从愿、卢鸿一、卢象等。

卢怀慎(?-716年),祖籍河北范阳,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宰相。卢怀慎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他虽居高位,但为官清廉。唐玄宗继位后,任命卢怀慎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升黄门监(即侍中),并兼任吏部尚书。但卢怀慎自认才能不如姚崇,遇事推让,被讥为“伴食宰相”。卢怀慎在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当时,姚崇因儿子去世,告假十余天,以致政务堆积如山。卢怀慎对此无从决断,惶恐不已,向玄宗请罪。唐玄宗道:“朕将天下之事委付姚崇,只是想让您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而已。”

开元四年(716年),卢怀慎病重,请求退休,得到玄宗的批准。同年十一月,卢怀慎病逝,并上遗表,向唐玄宗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唐玄宗感叹不已,追赠卢怀慎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成。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打猎时途遇卢怀慎家人在进行大祥祭祀(去世两周年举行的祭礼),便赏赐缣帛等物,停止打猎。他在卢怀慎的墓前停马注视,泫然流泪,让中书侍郎草拟碑文,并亲自书写,又命官府为其立碑。

从唐玄宗对卢怀慎的倚重来看,卢怀慎应是当世既有民众基础又在文化圈颇有声望的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两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奉和圣制龙池篇》。

卢僎,字守成,范阳涿县人,吏部尚书卢从愿之从父(叔父或伯父),唐玄宗时期大臣。开元六年,从闻喜(山西省西南部县邑)尉提升为集贤殿学士,出为襄阳令。开元末年,历任祠部、司勋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吏部从五品副职)。诗作今存十四首。(见《全唐诗》)

卢从愿(668年-737年),字子龚,祖籍河北范阳,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人。唐代名臣。是范阳卢姓名门望族的裔孙。他的祖上有卢绾、卢植、卢毓、卢珽、卢志、卢谌、卢纶、卢度世、卢昶等自汉至唐的历代名人。卢从愿是卢昶的六世孙,弱冠举明经,又应制举。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等职。睿宗死后,唐玄宗任其为吏部侍郎,后提为吏部尚书,史称“金瓯相”。卢从愿死后,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关于“金瓯相”,有一段故事:

唐中宗时,朝中选拔官员的纲纪失常,混乱不堪,有冒名伪选的,有虚报事功的,有贿赂买官的,不一而足。卢从愿时任吏部侍郎,对此大刀阔斧地加以整顿,荡平弊端。他主持选官事宜六年,可谓成绩斐然。唐玄宗遴选宰相时,把候选人卢从愿和崔琳用八分书法写在御札上,以金瓯罩住。刚好太子李亨入室,李隆基叫李亨猜猜看,金瓯里所写宰相人选是谁?李隆基说:“如果猜中,就赐御酒给你。”太子李亨答道:“难道不是卢从愿和崔琳吗?”玄宗皇帝举起金瓯,十分高兴地说:“算你猜中了,赐御酒给你!”后来,因故卢从愿没有当上宰相。人们都说他有宰相之才,而无入相机遇,但至少是罩选金瓯的入围者。后世诗文或戏剧常以“金瓯罩”或“罩金瓯”来喻指中选高官的幸运儿或入围者。

卢鸿一(?一740年前后),唐朝画家、诗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与王维相当。开元初(713年),玄宗遣使备礼至嵩山征召卢鸿,再征不至。开元五年(717年),玄宗又下诏征聘,诏书表示“虚心引领”“翘想遗贤”,要求卢鸿“翻然易节,副朕意焉”,卢鸿只得赴征,开元六年(718年)至东都洛阳,谒见不拜。授谏议大夫,固辞,放归嵩山,赐以隐居之服,官营“东溪草堂”。卢鸿回山后,聚徒五百余人,讲学于草堂之中,成为一时之盛。自绘其胜景为《草堂十志图》,有摹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全唐诗》录存其骚体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

卢象 (约公元741年前后在世),字纬卿,汶水人。据传为卢鸿一之侄。开元中,与王维齐名。由于名盛气高,不喜阿谀奉迎,终被谗言所误。其仕途较为坎坷,刚开始仕是为秘书郎,后迁为右卫仓曹掾。丞相张九龄对其才华深为器重,提拔为左补阙、河南府司录、司勋员外郎。后又迁为齐、邠、郑三郡司马,提升为膳部员外郎。安禄山之乱中,卢象受到诬陷,贬为永州司户。不久又启用为主客员外郎(礼部从六品副职),在任上病故。集十二卷,编诗一卷。

 

 

 

唐代宗大历元年至文宗太和末年,即公元770-839年,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诗歌的发展也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以韩愈、孟郊等诗人为代表,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以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为代表,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艺术表现上,两派趣味正好相反。在这两派之外,同一时期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他们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
  在此背景下,唐朝中期卢姓诗人也异彩纷呈、阵容迥异。如卢仝、卢殷系韩孟诗派重要人物,卢拱、卢储、卢言等倾向于元、白的诗歌主张,其他如卢群、卢钧、卢景亮、卢求等诗人也各有特色。在同时代卢姓诗人中,以卢仝影响最大。

卢仝 (约795-835) , 卢照邻嫡系子孙。出生在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终日苦吟,邻僧赠米度日;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835年十一月,受宰相王涯牵连惨死于甘露之变(唐文宗年间)。好友贾岛有《哭卢仝》诗:“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且奇诡险怪,人称“卢仝体”,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著有《茶谱》,与陆羽《茶经》齐名。

卢仝的诗作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风格奇特,近似散文,“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现存诗103首,有《玉川子诗集》。

卢殷(746年-810年),范阳人,任过登封县尉。唐宪宗元和五年十月,在登封去世。擅长写诗,全唐诗录存他所作诗十三首。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歌。与孟简、孟郊、冯宿为好朋友。他死后,孟郊曾做了十首来怀念他,就是《吊卢殷十首》。

卢拱,秘书郎,官至申州刺史。唐代卢拱、杨巨源并称。二人元和(806—820)中均为秘书郎,彼此友善,又都与白居易、元稹往来唱和。元稹曾欲编《元白往还诗集》,拟收“卢、杨二秘书律诗”。诗存二首。(见白居易《与元九书》)。

卢群(742—800),幽州范阳人,字载初。少好读书。德宗建中末,陈少游荐于朝廷,为江西行营粮料使,以正直闻。贞元六年,入拜侍御史。淮西吴少诚擅决司、洧水溉田,使者止之,不奉诏。命群临诘,少诚感悦听命。以奉使称旨,迁检校秘书监。贞元十六年,拜为义成军节度。病故后获赠工部尚书。《全唐诗》存诗1首《淮西席上醉歌》。

卢钧774—860),范阳人,字子和,卢群之子。宪宗元和四年进士。文宗大和中,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出为华州刺史。开成初,为岭南节度使,为政廉洁。武宗会昌初,迁山南东道节度使。入朝,迁户部尚书。宣宗大中初,为宣武军节度,加检校司空。后为河东节度使。会昌九年,征入朝为左仆射。宰臣令狐绹恶之,罢黜,又惧物议,以钧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懿宗初,复节度宣武。卒年八十七,谥元。《全唐诗》存诗1首《荐冰》。

卢景亮,字长晦,范阳人。生年不详。少孤,力学,善属文,有经国之志。大历六年(771年)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郎。辟荆南节度使掌书记。入迁右补阙。曾撰述黄帝以来至唐代治要之道,著书上中下篇,名《三足记》,《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为二卷;又作《答问》言挽运大略及陈西戎利害,切指当世,皆为公卿所伏。以数上书谏争,约贞元四年(788)贬朗州司马。废抑约二十年。永贞元年(805)由和州别驾召为尚书郎。迁中书舍人。元和初,卒。存诗一首《寒夜闻霜钟》。

卢储,江淮一带人氏。字号及生卒年不详。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庚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29人。考官:太常少卿李健。试题为《早春残雪诗》、《何论》。卢储于元和十四年(819年)入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荐举。李翱以礼相待,因有急事外出,便将其诗文置于案上。李翱长女刚刚十五岁,来此间偶阅卢卷,爱不释手,连阅数遍,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刚巧回到室外,闻听此言深以为异。过了一会儿,便命下属到邮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先是婉言谢绝,一个月后又应允。第二年果然取状头。遂即完婚。洞房之夜,卢储作《催妆诗》以抒情,诗云:“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后来卢储为官,将迎夫人到任所,适逢园中有鲜花开,即兴题诗一首说:“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全唐诗》有其存诗二首。

卢言,洛阳人。文宗开成二年,为驾部员外郎,与白居易曾祓禊洛滨。历户部、考功郎中。宣宗大中二年,为大理卿,奉诏重审吴湘案,偏袒牛党,致李德裕坐贬崖州。约卒于懿宗时。著《卢氏杂说》一卷,多记中晚唐间朝野遗闻。

卢求,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存诗一首《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唐文宗太和末年,即公元839,社会矛盾激化,唐朝走向末路。在诗歌创作的表现上,诗人们均不约而同走向自我及历史。晚唐著名诗人首推杜牧、李商隐。杜牧擅长七绝,他的诗雄姿英发、俊朗飘逸,其咏史诗最为突出。李商隐擅长七律,他的情诗缠绵悱恻,是晚唐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

这一时期的卢姓诗人数量较众,据初步统计,有卢宗回、卢肇、卢贞、卢顺之、卢渥、卢邺、卢溵、卢弼(年代不详)、卢栯、卢骈、卢频、卢汝弼、卢嗣立、卢携、卢尚卿、卢嗣业、卢真、卢汝弼、卢延让、卢士衡、卢文纪、卢士政、卢注等诗人。这些诗人存诗不多,风格上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有的走向悲怆,但艺术成就相比同朝诗歌前辈就暗淡了许多。

卢宗回(约公元815年前后在世),字望渊,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其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全唐诗》仅记录他的一首诗,即《登长安慈恩寺塔》。

 卢肇(818—882),字子发,江西宜春人,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诗存一首《题甘露寺》。

卢贞,生卒年不详。《全唐诗》卷四六三有卢贞小传云:“卢贞,字子蒙。官河南尹。(唐文宗)开成中,为大理卿,终福建观察使。诗二首。”所录二首诗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和刘梦得岁夜怀友》。

卢弼,生卒年不详。存诗一首《杂曲歌辞·妾薄命》:君恩已断尽成空,追想娇欢恨莫穷。 长为蕣华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闲凭玉栏思旧事,几回春暮泣残红。

卢顺之,字子谟,范阳人,唐朝宰相卢杞(唐德宗建中年间)之孙,卢怀慎之玄孙。唐宣宗大中时(846- 859年)桂管从事。诗存一首《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卢渥,字子章,生卒年不详。幽州范阳人。唐宣宗大中年间举进士第,历中书舍人、陕府观察使,终检校司徒。代表作品有《赋得寿星见》、《题嘉祥驿》。

据唐代范摅所著笔记小说集《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红叶题诗”故事的由来。

卢邺,幽州范阳人,字漳臣。卢群之孙、卢钧之子。宣宗大中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旋受浙东观察使李讷之辟,为观察支使。后官至金部郎中。邺能诗,曾与李讷等唱和。存诗一首《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何郎载酒别》: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莫道江南不同醉,即陪舟楫上京游。

卢溵,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浙东处士。宣宗大中中,曾在浙东观察使李讷幕府。后不知所终。溵能诗,其在浙东幕府时,李讷赋诗饯送崔元范入京,溵与幕府诸文士皆赋诗唱和。《全唐诗》录存其诗2首。 也有一首《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卢栯, 栯,误作郁。生卒年、籍贯不详。宣宗大中中为弘文馆学士。时于兴宗登绵州越王楼赋诗寄朝中知友,卢有和诗。后为祠部员外郎。《全唐诗》存诗一首。

卢骈,唐懿宗咸通进士,官员外。存诗一首《题青龙精舍》,被视为五绝楷模:寿夭虽云命,荣枯亦大偏。不知雷氏剑,何处更冲天。

卢频,生卒年不详。存诗一首《东西行》:种荷玉盆里,不及沟中水。养雉黄金笼,见草心先喜。

卢嗣立,生卒年不详。字敏绍,池州秋浦(今安徽池州)人。杜牧为池州刺史时,器重嗣立,举之于朝,乃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全唐诗》存诗1首《望九华山》。

卢尚卿,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赴京应试,逢朝廷停贡举,赋《东归诗》以纪之。至僖宗中和二年(882)始进士及第于蜀中。《全唐诗》存诗一首《东归诗》。

卢携(824-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任过郡守,先后两次出任过唐朝宰相。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占淮南等地,官兵溃败。朝廷上下震惊,全部归罪于当时主掌军政大权的宰相卢携(时卢携得了风症,精神恍惚,处事举棋不定)。等到起义军攻破潼关,卢携被再次罢免宰相职务,任太子宾客,当天夜晚服毒自尽。

据史载:卢携工书法,着临池妙诀。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自谓得永兴家法,乃取《翰林隐术》、右军《笔势论》、徐吏部《论书》、《窦臮字格》、《永字八法势论》,删繁选要,以为其篇,为目有八。较为著名的诗作是《题司空图壁》: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叹屯奇。

卢嗣业,范阳涿县人,卢纶之孙。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登进士第。广明初,累迁右补阙,后辟都统判官,检校礼部郎中。作品有《致孙状元诉醵罚钱》:未识都知面,频输复分钱。苦心事笔砚,得志助花钿。徒步求秋赋,持杯给暮饘。力微多谢病,非不奉同年。

卢真,留存诗作一首《七老会诗》:三春已尽洛阳宫,天气初晴景象中。千朵嫩桃迎晓日,万株垂柳逐和风。非论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对酒歌声犹觉妙,玩花诗思岂能穷。先时共作三朝贵,今日犹逢七老翁。但愿醁醽常满酌,烟霞万里会应同。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唐昭宗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

卢延让,字子善,范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唐昭宗天复中前后在世。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为人所嗤。侍御史吴融出官峡中,时延让布衣游荆渚,贫无卷轴,未遑贽谒。适融北得延让诗百余篇,融读之,惊为去人远绝,虽浅近,然自成一体。遂厚礼待之,赠给甚多,且为与扬。光化三年,(公元900年)登进士第。郎陵雷满辟为从事。满败,归蜀王建,授水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终刑部侍郎。延让著有诗集一卷。

有史记载了卢延让的一则笑话:卢延让考了二十五次进士,仍然没有考中。总结经验是名声不够响亮。于是就写了一些和猫儿狗儿有关的诗,送给知名人士品评。卢延让的诗中写到:“狐冲官道过,狗触店门开”,“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帖”,“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结果这些诗句受到赞赏,卢延让因此叫响,进士也考中了。他深有感触的说:我平生投谒各位公卿,没想到竟得益于猫儿狗子也。

卢士政(一作玟),山东人,为西川观察支使,后历瀛鄚节度,入为太子宾客分司。诗一首《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舞转朱丝逐,歌馀素扇回。水光凌曲槛,夜色霭高台。不在宾阶末,何由接上台。

卢士衡,生卒、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存诗9首,其代表性诗作为《花落》:迎风啸未已,和雨落谷谷。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

卢文纪(876-951年),字子持,京兆万年人。唐明宗长兴末,为太常卿。文纪形貌魁伟,语音高朗,占对铿锵,健于饮啖。举进士,事梁为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为御史中丞,迁工部尚书,贬石州司马。久之,为太常卿。奉使于蜀,过凤翔,废帝(后唐末帝李从珂)时为节度使,见文纪奇之。后入立,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周时进司空。诗一首《后唐宗庙乐舞辞》:仁君御宇,寰海谧清。运符武德,道协文明。九成式叙,百度惟成。金门积庆,玉叶传荣。

卢注,家居荆南。举进士,二十上不第。著有《酒胡子》。

任何艺术的发展均与政治乃至时代息息相关。毫无疑问,有着“八相佐唐”历史佳话的范阳卢氏,在唐朝诗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与其官宦世家地位相称的现实作用。一方面,卢姓诗人的代际涌现在唐诗历史中似可称为“现象”;另一方面,这些卢姓诗人兼具举足轻重的政治身份,他们对当世诗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40位卢姓诗人,做过唐朝宰相的有两位:卢怀慎和卢携;官至尚书、节度使、刺史等高位的有卢从愿、卢拱、卢群、卢钧、卢肇、卢文纪、卢汝弼等7人;考中进士为官的18人(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另外,有意思的是,范阳卢氏在唐朝的政治地位及其世官家风也或多或少决定着卢姓诗人对诗歌的追随甚至主导。纵以观之,有明确籍贯为“范阳涿县”的诗人多达20位,相互之间的家世渊源颇深,有些甚至有着嫡系的血亲关系,甚至一门三代均以诗显名。如卢群、卢钧、卢邺为祖孙三代,卢照邻及其嫡系子孙卢仝,卢求、卢携父子,卢鸿一、卢象叔侄,卢纶及其嫡孙卢嗣业,卢怀慎及其玄孙卢顺之,卢怀慎、卢从愿同宗叔侄,卢僎、卢从愿嫡亲叔侄等等。同出范阳卢氏的其它同代诗人之间还有何家世渊源,只有留待后世进一步考证。

梳理唐诗历史上的“卢氏元素”,其实在重温历史。可以认为,卢姓诗人从赫赫有名到籍籍无名的个体命运史,既是范阳卢氏由繁盛到没落的家族历史,也是一个时代的兴衰史。但愿此文抛砖引玉,唐诗史上的“卢氏元素”能引起学界重视,由此管中窥豹,进一步探究诗人与时代、家世与艺术等规律性课题。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20 + 10 =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唐诗历史上的“卢氏元素”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 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 QQ群:102054015
联系电话:0591-87528923 福建卢氏网 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109226462  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fujianlushi@163.com
浏览次数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9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