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宫窑复烧 首窑开窑见宝 太平宫窑是北宋时期的窑址,12月3日进行复烧,经过60小时的烧制,48小时的自然冷却,12月8日,太平宫窑复烧首窑开窑见宝。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工作人员打开窑门,精美独特的瓷器映入眼帘,件件“窑宝”令人大饱眼福,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在感受传统烧制技艺魅力的同时,见证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保护。 
太平宫窑文化园联合发起人 卢华禹: 我们从12月3日下午开始点火,然后一直烧到12月5日晚上的九点熄火,再通过两天时间的自然冷却,今天早上九点半,就邀我们德化的这些陶艺家朋友们还有茶友们,都过来一起见证这个开窑的情况,我们有烧了几百板,可能有2万多件。这次是40年来的第一次复烧,我们非常的激动,今天早上开窑,窑门一开,我们的心就安了,整个的烧窑的烧成的情况非常的好,整个的肌理都是跟我们所期待的效果是一样的。
太平宫窑源自北宋年间,始于1126年,它的最后一次烧制是在1989年,经修复,是县城唯一一条可以古法柴烧的窑,是世界遗产德化窑的活化石。在停火多年后,太平宫窑复烧首窑开窑,恢复传统的手工制瓷生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不仅让文化遗产“火”了起来,也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太平宫窑文化园联合发起人 卢华禹: 我们做太平宫窑的初心,就是说想通过这个古龙窑的复烧来推动我们德化整个陶艺的发展,我们会坚持把太平宫窑就是作为一个它的这个开放性跟包容性,让德化更多的这个陶艺爱好者们可以参与到里面进来。我们初步的计划就是说,先争取说每个月都能够烧一窑,然后以后下一次烧,每次开窑的时候,我们争取这边还能做一个市集,就是开窑的当天出来之后摆摊的市集,晚上的时候可以举办两到三小时的这样的一个市集活动,未来我们本地的加上外来的游客,就可以在我们开窑的日子里面来共同的见证跟淘宝这样的一个动作。
|